想法

要远行,也要回家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正正郑小姐
要远行,也要回家

我想当有人提及家人时,家人永远会是一个人内心里的最柔软的一处。

我们总是很奇怪,家人在身边时,我们总会嫌弃他们古板、啰嗦,束缚自己。当离开家人后,我们却总是在委屈、伤心、无助时想要他们的安慰,想要他们在身边。

曾经我的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过一个问题“长大后的你生病了,你觉得谁会一直陪伴你到老呢?”

那个时候我和大家都说到了好多人,但就是没说到父母。

也许是觉得父母是理所当然会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所以才没想到答案是父母。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世上最无私的爱了,从不求回报,不管你是老是丑,是健康还是残疾他们从不会嫌弃。他们或许从不说他们有多爱你,却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你就是他们最爱的人。

这个答案在多年后的我身上得到了证实。曾经,我被告知自己可能得了某种病时,我最先想到就是我的父母。

那个时候我在外地,父母不在身边。得知消息后,先见到的是朋友,我忍着泪水与恐惧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虽然她也被吓到了,可还是冷静的安慰了我。

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我等冷静后,才打了电话给我妈妈,说了自己可能生病了,之后在电话里,传来了妈妈责骂的声音,后来妈妈说了些什么我都记不清了,只知道听了妈妈的话后我不再那么害怕了。

妈妈挂断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也打了电话给我,他说了一些安慰的我,在快结束对话的时候,我对爸爸说:“爸爸,你说我变得很丑的话,怎么办?”听完后,爸爸用很坚定地语气回答我:“吃了药就不会的……不会的。”

要远行,也要回家

后来,爸妈拜托亲戚带我去大医院重新检查,当检查的结果是没事的时候,我似乎体会到了一种被吊着的身体慢慢着了地的感觉。

在这次“生病”里,我知道今生唯一不会抛弃我的人便是我的父母,而我也知道自己心中最挂念与最愧疚的,便是我的家人。

而如今的自己即将踏出象牙塔,奔赴社会参与工作,能陪伴父母的日子少之又少了。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平均每年回家一次,每次只呆5天,30年总共720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月。

在没看到这组数据前,我从没有感到时间带给我与父母之间相处的紧迫感。

要远行,也要回家

而这组数据在我曾祖母身上是最能体现的了。她是个百岁的老人,她的大儿子与妻子在外定居二十几年了,每年能见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天。每次我和曾祖母呆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会念叨他的大儿子,盼望他与他的家人来看她,陪她讲话,有时也会让我帮她打电话给他们。

可是曾祖母的耳背很严重,基本都是我在当传话筒,虽然曾祖母只能听到他们的一些只言片语,可曾祖母还是会像个小孩子得到糖果一样开心满足。

曾祖母每日最大的盼望就是自己的子女每天都能来看她,陪她说话。可是往往最容易的事最难圆满了。

而“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也映照了我们这一生与父母的羁绊所在,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他们聊聊天。

在自己的老师、上司,朋友们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友善又富有耐心的人,甚至在面对陌生人寻求帮助时,我们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忙。但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我们却总是缺乏耐心,且斤斤计较,我们也总是会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甚至最难听的话一并掷向他们。

我们可以为了工作掩藏自己愤怒,痛苦去服务客人,却不能忍受家人没有为你加热饭菜而大发雷霆,恶语伤人。

我们总是觉得难以开口去拒绝别人的请求,却总是将家人的请求放到最轻的位置。

要远行,也要回家

在今年的中秋节时有这样一个新闻,中秋前夕,山西吕梁71岁的李兴桂推着石磨,老伴儿在一旁打下手。老两口抓紧时间用石磨碾压着辣椒,盘算孩子们走时每人都能带上他们最爱吃的辣椒酱。谁知,当天下午一连几个电话,得知孩子们回不来了,老人哭了:“哪怕回来一个呢。”

当想到噙满了眼泪的老人说着“哪怕回来一个呢”时,我也不由得伤感起来,也许有一天我的父母也会成为日夜思念孩子的孤独老人。

有多少的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孩子,一生只为儿女而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你有机会与父母相聚时,请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

曾有过一个论题为“父母在,该不该远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在这里我想当我们远游时我们应该做到《论语·里仁》里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