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尽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请试着去相信。
这两天的我心里挺不是滋味,许是在家待着久了,并非乏味却也提不起精神。故而反省了自己,说句矫情的话,
身可宅,心不能宅。
心宅了,心境也就小了,小到什么也装不下,什么也和不开,像未揉好的面团,看似是一团,但一经触碰,便将这黏腻也顺走了,脏了手,烦了心,伤了神。
而如今,这团面仿佛禁锢在我心上,貌合神离。
说一件特无聊的事吧,这阵子我一直在看一部特狗血的爱情片,“抓放”。不为别的,只为了kimi。剧情混沌、调理不清,也不知我是怎么把它消化进去的,只是心疼男二的无条件付出,他的默默无闻,仿佛让我看到了角色外的那个大男孩。
我并非脑残粉,也无心搅和娱乐圈的片汤儿事儿。只是觉得惋惜,觉得难过,觉得无可奈何。
原来事情不是时间磨走的,时间不是药,只是时间提供了人们独自消磨的过程,在那段日子里,我们学着去用各种方式淡化一些事情,一些人,一些物。学会把其中种种负面情绪试着去掩盖、接受。学着用大段时光中发生的无关紧要去填充空虚的心,伤神的脑。学着用平淡的方式去承受着那些你上了心的一切。
别的,于我毫无办法。
近来家里也非太平,父亲的病每况愈下,我们却毫无他法,而我心里的患得患失也溢上了嗓子眼儿。
再次,无助与无可奈何。
生命是脆弱的,生活也如履薄冰。
这便应该是常态了。至于那些美好,即是希冀,也是阶段性的赏赐。
世上的好坏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但绝非说出来的。而网上的键盘侠也大多不经脑子,说不负责任的话,打不负责任的字,剩下的好似均与他们无关了,可偏偏,文字的力量太大,闲人怎会明白他们的三言两语于他人,可能便是字字诛心。
说不在意的是豁达,但并不代表原谅。
不去辩解也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当事人于发言者没必要多言,也不值得费力。
我们都没有义务去讨好陌生人,不是么?
拿狄更斯的思维去解释,这是充满法律条款的时代,却也是无须负责的时代。在这个矛盾的时代里,请尽全力活得清明,活得释然。
逝者留给生者的不仅仅是悲伤,我们眼里也并不能只有悲痛,这种生死轮回,谁能说不是另一种存在方式呢?这一世的任务完成了,下一世便继续开始新的旅程。
我总是觉得,人嘛,即便去了,周围亲近人记得那人的好就已足够,不必幽怨自己无法让更多人知道或是记住,平凡人所承担的远比那些众所周知的人要少些,这也是公平的吧,不同的压力与痛苦就交给不同的人,如此恰好。
走的潇洒,不必留给他人评判的机会,好与坏,都不必。
生而为苦,逝后为乐。
我相信每个人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奔向快乐的,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坚信。
没人能准确的道出逝后感受,即便是说出了,也是一家之言,不足为例。
因而我愿把这当做信仰去坚守,人的终极形态不是死亡,而是朝着自己希望的地方前进,这种前进,是现在的我们所感受不到的罢了。
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心里,那样太过狭窄拥挤。
活在境中,融于境中,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