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碧波浩渺的大海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海天交融,苍茫且辽远,仿佛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清辉。
这就是张九龄的月夜,清新淡雅,就如他的为人,正值高洁,刚正不阿,气度非凡。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今广东韶关市人。
他自幼饱读诗书,十三岁就能写出好文章。
广州刺史王方庆说,“这个人一定有所作为”,张说也曾夸他文章“有如轻缣素练”。
武则天长安二年,张九龄进士及第,开始踏入仕途。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以直言敢谏著称,政绩卓越,深得玄宗的赏识和信任。
他一生中三度入朝,在朝廷前后任职20余年。在几十年的为政生涯中,他勤政为民、务实纯朴、刚正清廉,曾为“开元之治”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受到后人的肯定和推崇。
但是,开元后期,唐玄宗渐渐背离了自己的初心,亲小人,远贤臣,沉迷安逸。
李林甫等奸佞小人乘机上位,并屡进谗言,中伤排挤忠贞耿直的贤相张九龄。
在他的怂恿下,唐玄宗渐渐地不再信任张九龄,还有意地疏远他。
张九龄察觉到皇帝对自己的冷落,但为了朝中大局,不得不对李林甫有所表示,于是,就作了这首《归燕诗》赠与他。
在这首五言律诗中,张九龄即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也告诫李林甫:自己本无意冒犯他,也请他手下留情,不要处处针对自己。
然而,李林甫并不心慈手软,很快借严挺之事件毁谤张九龄,导致其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开元二十八年春,张九龄因病去世。
在他死后,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真的反了,掀起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玄宗仓皇逃蜀,追思张九龄曾经的真知灼见,不觉痛悔不已,于是追赠他为“司徒”,并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归燕诗》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唐•张九龄
赏析
这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咏物诗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燕子,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厌恶权贵佞臣,忠心报效朝廷的心迹。语言虽然朴素,而又不失艺术效果。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首联的意思是,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海燕”即指燕子。
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亦:也。
首联从海燕“微渺”写起。
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
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渺”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
“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
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
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
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颔联的意思是,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泥滓(ní zǐ):泥渣。贱:卑贱。
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这一联承上联想“燕子”而来。
“岂知泥滓贱”中,“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
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得不太清楚。
一个“贱”字,不但写出了李林甫这样的卑微,也表现出诗人对李林甫之流的厌恶。
“只见玉堂开”,这里,诗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衔泥作窠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为相而日夜辛劳之状。
诗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不但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也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颈联的意思是,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时:时而。 双:成双。
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这一联紧承颔联中的“玉堂开”而来。在对偶中,具体表现出自己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
诗句中的“绣户”、“华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隐喻朝廷。
“双”即指诗人和李林甫两人。“时双入”即每天双双(指诗人和李林甫)进入朝廷。
这里,诗人表现了自己没有把李林甫当成有敌意的人,从而表现出诗人为了朝廷而忘记个人的私事,也表现出诗人为朝廷、为国家而所具有的开阔心胸。
“华堂日几回”中的“日几回”即每天进出几次。
这里,诗人通过数量词表明了工作的繁忙景象——来去匆匆,更表现出对朝廷忠心耿耿。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尾联的意思是,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竞:竞争,争夺。
鹰隼(sǔn):鹰和雕,泛指猛禽。
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这一联集中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而忘却自己之情。
“无心与物竞”,意思是说,我没有心思和精力与外物竞争,实际上表明了诗人尽心工作,为朝廷效力。
末句“鹰隼莫相猜”,这里,诗人表面写的“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也许哪天我要退隐了)。
那时候,朝廷大权已经落在李林甫手中,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不得不退让,但心中不无牢骚和感慨。
这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吊张曲江序》中称张九龄被贬之后说:“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
可见,诗人张九龄在面对强敌对手时,清醒与明智,也看出张九龄在文学创作中的巧妙——以物喻人,含蓄蕴藉。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
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
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