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咨询治疗感悟

2018-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慧解心情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心理咨询师,正是他无私的帮助和指点,让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能够重燃生活的希望,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世界观。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更加乐观、智慧的正常人。”

贪生怕死之心是所有情绪与想法滋生的土壤。

重度抑郁之所以能产生破坏性的结果(自杀、杀他等),是因为在病情发作的危机关头属于不贪生不怕死I(活得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不贪生不怕死II(死生是一回事,是身体的两种状态,同一个存在)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酝酿着一个质变性的现象,发生这个质变则抑郁状态即刻消除(或强烈的减退),不发生变化则病人仍旧处于重度抑郁的困扰之下,可能因为无法忍受加剧的身心苦痛而采取极端的处世方式。

因此不难看出,这个转变过程非常的重要,然而质变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不贪生”是由贪生转变而来的,一个人经历了长期的心理折磨与压抑,必然容易在思考和情绪波动中耗尽内心的生物能,这就是另类的“无欲无求”的状态。

之所以说它“另类”是因为这种状态的发起者不是本心(本心的“无欲无求”就是佛祖一样的“不贪生不怕死”境界),而是人类本体经过感受各种外界思想、观念的指引,扭曲了现实,反过来加深内心痛苦的感受。

由于现实生活在患者眼中尽是“灰色的世界”,相较于以往多姿多彩生活,“不贪生”的状态会因反差过大而加重的更厉害。说白了,这里所谓“不贪生”更像是:活着没意思的感觉。因为患者自我感觉欲望完全没有希望被满足,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更多是“灰蒙蒙的”、苦海无涯的绝望。具体表现如下:

食欲:吃什么都没味道,甚至吃饭时根本魂不守舍,没心思体验自己吃饭的过程和感受,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如何控制情绪、消减痛苦的思考中,而且经常由于发自内心的难受而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比如看看周围就餐的人,外面行走的行人等等。

性欲:面对漂亮的异性没有产生任何动力,性趣减弱得很严重,由于整个精神、注意力均集中于自己的病痛,已经没有心思谈情说爱。求知欲:很多时候发现知道的东西越多越痛苦,学习兴趣下行严重,不愿意来自任何方向的压力,避世轻生,害怕人群同时又恐惧孤单寂寞的状态,心理矛盾加剧!

虽然生活无滋无味,活着犹如行尸走肉,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贪生不怕死”就一定会导致死亡、暴力等破坏性结果的产生,就像“贪生怕死”不一定能让你不死一样(交通事故随时可以带走你的生命)。

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需要有客观条件、环境支持的,况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一些信念、目标、欲望的弥留还提醒着自己活着的意义。当然,如果病情严重到精神崩溃、分裂的边缘时,想要拯救自己,唯有打开内心的“另一只眼”。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觉察力、分析能力的,也就是除了头部的两只与尘世接壤的眼睛之外,内心也有一双明亮的、能让人类洞察万物规律、看破红尘的“心眼”。

对于本人来说,从小我就清楚自己在被欺负之后有强烈的被迫害妄想症,清楚自己处理同学、朋友关系中往往过于自我与任性,清楚自己有强迫干活、完成任务的习惯等等。

但是这些事情对当时的我来说只是“毛病”,因为它本身产生的危害并未严重到危机自己和周遭环境的程度,也因为身边朋友、同学、家人的宽容、纵容让我忘却了它是个异常的心理倾向,说白了就是“没有到要睁开的时候”,内心那双敏瑞的眼睛虽然已经察觉它的潜在危害可能性,但却不是特别的担心也没有行动的必要,因此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在重度抑郁,尤其是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心眼的睁开让我顿悟生命的本质,让心灵回归生命原来的真实感觉。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由于重度抑郁的一个重要反应就是肉体的明显而强烈的痛苦,在这种痛苦的逐渐加深中,“我”对肉体的感知会无限的加深、放大,也就是说这里痛苦有个非常有趣的正面作用,加强(极大限度地)自我存在感。

然而正是在深刻的体会到自己肉体存在的同时,也产生心灵超脱肉体过程(因为正是心灵感知了肉体,存在感也就意味着心灵超脱了自我,有利于发现客观环境,而心灵也放弃了专注,不再压抑)。

因此接下来发生了另一惊人的现象,我客观的发现(这个发现就像是打开了心眼,一举便打破了专注带来的束缚)自己的内心正在痛苦的思绪中挣扎,并逐步沉沦于肉体的感受,就像走到了流沙的中心,越是挣扎、慌张越往下掉的感觉。

而醍醐灌顶后的我幡然醒悟,原来内心一直专注于肉体痛苦中,怪不得会越挣扎越痛苦,现唯有超脱于身体之外,从“外部”看待自己,达到“忘我”的状态,便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由上可知,我能通过存在感,发现专注,并超脱肉体,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一颗敏感的心,一双清澈的心眼。

但如果病患处于身心发病的情况,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甚至已经开始吃药缓解痛苦,消除症状,那他的大脑就被麻醉,心灵就会迟钝,心眼永不打开,悲剧反而更容易发生!  

婴孩、儿童时代的我们天真烂漫,生来懂得体会生命的美好,满眼都是对未来的希望与好奇,对于物质、社会关系的渴望是源于人类贪生的本性,但是那时的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死亡,只懂得肉体被伤害会有痛的感觉,时长时短,但是不知道“苦”(这里的苦是“二手情绪”,社会教育的成果之一)。因此,我们大体的状态是“贪生不怕死”的。

随着接触外部社会环境的时间变长,我们开始接受教育、家长的价值观、社会经验积累等的洗礼,这个时候懵懂的我们在物质欲望、心理需求的驱使下“贪生”的观念愈加强烈,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结交有本事的朋友与圈子、爱吃各地美食、喜欢到处旅游等等;而相反的,我们默认孤单、寂寞,穷困潦倒、无所事事是失败的、负面的、痛苦的。

同时,因为没人有真正经历死亡的经验,我们大部分人只能道听途说,或者从影音资料、身边亲朋的死亡经历中获取相关知识,试图了解别人描述得很恐怖的“死亡”是什么,在似懂非懂的过程中往往夸大了死亡过程的痛苦、绝望、甚至惨绝人寰的可怕场景,因此不懂得死亡的真正意义的我们,开始谈死色变,“怕死”是我们表面上不承认却又深入骨髓的观念。这时的我们“贪生怕死”。

当人遭遇长期的外部环境变化而不能适应时,压抑、焦虑、恐惧的心理逐步占据心灵,他们像黑洞一样一步一步的开始吸收心理能量,缩小心灵空间。有一天我们活着所受的苦难与脑子里对死亡的恐惧已经开始可以相提并论时,则人会自然由“贪生”变得“不贪生”。

此时,人类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其实是酝酿着心灵的一次大地震,内心黑洞的大爆炸。但由于对于死亡根深蒂固的、难以动摇的恐惧,我们仍旧处于“不贪生怕死”的阶段。

我们发现,“不贪生怕死”的阶段,我们居然可以将生存与死亡做比较了?!这是个突破,因为正常人类不会甚至是极力避免谈论死亡,更不会将死亡与生活、生存做比较。

我们的内心对生是熟悉的、眷恋的,对于死则是陌生的、抗拒的、害怕的(哪怕我们本来也不知道死亡的本意)。这个比较相当于一座新建立的桥梁,接通了生死,让自己好好地、认真地去思考生命,看清楚生死的真面目。 

进一步的,已经逐步走入重度抑郁的病患会发现,并且发自内心的承认、认同,很多时候生不如死,死不足惜,这从正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从根本上颠覆了原先社会教育、经验强加给自己的生死观。虽说这个时候病患处于“不贪生不怕死”的危险阶段,但是离超脱忘我的阶段已经很近了。

在“不贪生不怕死”状态中,由于思想的觉悟、顿悟,生死的概念发生了质变,即由原先的“不贪生不怕死I”转变成后来的“不贪生不怕死II”。 

即由“活得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变成“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死生均是一回事,就是身体的两种状态,同一个存在。 “看清楚生死均因为肉体的存在而存在,因此若是心灵不纠结于肉体,则肉体由于生死欲望产生的情绪则不能影响心灵的本该有的宁静祥和,痛苦无以复加,安然飘离苦海。”即佛家所云“忘我”,身心分离,看透生死。 

这种忘我的境界,让心灵回归净土,皈依本心,即回到世界原来的样子,回到我们原来婴儿时期看待世界的思绪状态“贪生不怕死”。这是我们已然经历了一场轮回,但这场轮回是有升华意义的,虽然回归同样叫做“贪生不怕死”的状态,但是这里的区别在于婴儿对于生死是无知的,而患者已经参透了生死。

我 不知来时

却 唯恐去处

曾想 此生安然无恙

只 难料世事无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