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时评观点职场故事经验技能

弘一大师绝笔:悲欣交集见观经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9人  思想盛宴

作者 | 華落蓮成| 愿与你,静待花开,花落莲成。

1928年的初夏,走过了一个时代绚丽辉煌人生的李叔同,已成了出家十年的弘一大师。

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在他从杭州赶往厦门的路上,遇见了一座深藏在刺桐花海的石头古城,还有古城人恰如刺桐花般的灿烂微笑,就这样不经意的驻足凝视,却留下了大师一生最后14年的弘法足迹,也留下了无尽的住世珍宝。

这座古城便是有着“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的福建泉州。

1942年的初秋,大师摒弃事务,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离世前不久,大师凝聚一生的心境,写下“悲欣交集”四字,数日后,又在后面写下“见观经”三个小字,这便成了大师最后的遗墨,也是大师留给世人最悲切的叮嘱。

那是一个宁静的黄昏,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满晚晴室(弘一大师晚年居住的地方),屋后那棵苍老的玉兰花树上,洁白的花瓣儿,正悄然飘落,宛如壁画里舞动的飞天,轻盈优雅;

空气里浮动着幽幽清香,似乎从极乐世界七宝池中,飘来的朵朵四色莲花,微妙香洁。

弘一大师就这样安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走进了净土的世界,真正成就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无量光明,照耀着无数净土行人的归乡之路。

而且,大师往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亦被刻在了泉州清源山的石壁上,与大师的舍利塔对面相望,引无数世人仰望沉思,思考着“悲欣交集”里深藏的意涵。

然而,多少人只是停留于这四字,却遗忘了大师最后写下的“见观经”三字,这才是大师一生信仰的归宿,才是对世人最深切的付嘱,亦如《观经》世尊对阿难的付嘱: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清源山遗墨   

弘一大师的舍利塔正处于弥陀岩之侧,而“悲欣交集”亦是刻在弥陀岩的石壁上。

正因如此,无数敬仰者,只要前往大师舍利塔处,或举目见“悲欣交集”四字,也许不知大师悲欣交集之心境,亦不知“见观经”之旨趣,却会不自主地走向弥陀岩。

岩中的阿弥陀佛立像,足踏莲花,金臂垂伸,深情地凝视着过往的行人,但凡注视如此庄严的面容、慈悲的眼神之人,无不深受震撼,自然合掌礼拜,菩提种子藉此得以抽心。

弘一大师经历了最绚丽多彩的一生,成为律宗一代中兴祖师,持戒精严,然而却在晚年写下内心最真实的独白:

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

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正因如此,他一直视自己为下品下生之机,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一心念佛,得见阿弥陀佛之示现。

于是悲欣交集,落下泪水,也许这正是深切认识到了凡夫之罪恶如斯,常没流转,但阿弥陀佛大悲无卷,十劫等待,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一切众生。

因此,才写下了“悲欣交集”,最后又添上“见观经”,表达自心,以示后人。

《观经》中下品下生之众生一生造罪五逆十恶,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声称佛,当下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一部《观经》,“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才是弘一大师留给世人最深切的付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