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采桑子》有感
2024-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华桔de生活记
文/橘子花
跟随作者的视角看他们的人生,是旁观者,也是共情人。第一次看这种清朝满族后代的书,关于那个时代的种种。
印象最为深刻的人性,从一而终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想起前些时间考试题目中对谥号的解释,根据一个人的生平事迹盖棺论定。
人生起起伏伏,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动荡的年代,谁又能保证自己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刻保持本心,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很难啊!致敬老七大兄弟,一生致力于艺术,有一身儒君风骨。
想起了学生时代的自己(写到这猛的,原来我距离学生时代已经很远了),那个时候上语文课,古文诗词,文人骚客,有着属于他们每个人面对人生的态度。
我就许下一个长长久久的愿望,希望自己出社会,能不要那么左右逢源,有属于自己的菱角,保持自己的初心,一路前行。
今而看来,还是小孩子,只是多了一份养活自己的责任,变得更加具有烟火气息,普通人的生活普通过。
一不小心扯远了,最开始因为语文课上对采桑子的熏陶,针对这个名字很好奇,遂打开了简介,加入书架便开始了和作者的对话。
无疑,作者是博学多识的,内化于心的各种古建筑、历史、文化、诗词信手拈来,时不时对于书中的写景人物描写拍手称快。不由得自惭形秽,活到老,学到老,文字是细活,需要长期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也是因为这本书,对那个时代想多一点了解,便把躺在电影清单的末代皇帝看了一遍,着实令人唏嘘,不知该道些什么才好。
长路慢慢亦漫漫,每个人,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没什么对错,自然也没什么资格去评判,就当是友人,体会那点惺惺相惜聊以慰藉便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