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杖头木偶戏

2017-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棉花糖
武汉杖头木偶戏

    对于木偶戏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小时候,木偶戏动画片还有木偶戏舞台剧。记忆中的木偶都是外型粗糙动作夸张,配合着大喇叭背景音乐就开始了表演。那时候的娱乐项目不多,搭一个台子演一段台下的孩子们就乐开了花。

    时隔二十多年,陪着孩子来到剧院看木偶戏表演。主持人介绍武汉的木偶戏也叫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杖头木偶曾经与汉剧、楚剧、京剧、评剧的诸多唱段进行融合表演,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荆楚特色闻名全国,表演者个个“一专多能”,戏曲、戏剧、舞蹈、声乐等皆为其所长。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本次木偶戏是由《长袖舞》《哪吒闹海》《断桥》《东郭先生和狼》《化蝶》等一系列经典短剧组合而成,以舞蹈和音乐剧的形式体现。

    当音乐响起,灯光变幻时,这些小木偶被赋予了生命力,在舞台上活灵活现。优美的旋律让人沉醉,木偶的外形精致,表演十分灵活,情节不拖沓,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非常强烈。现场时不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活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记得以前木偶戏工作人员一般年龄都很大,老头居多,而且由于是幕后操作从来就看不到真人。除非表演要结束了,工作人员和木偶才会一起同台谢幕。而现在的木偶操作人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穿着和木偶角色同系列的衣服,这些年轻人外貌都十分俊朗,面部表情随剧情和人物设定而变化。木偶若是要跳舞,操作人会一同起舞,一看就是有着深厚的舞蹈功底。让人感概的是这些小演员虽然学习的是操作木偶的方式,但是他们是把木偶当作自己本身来体现的。那投入的表情,娴熟的动作,认真的态度无不透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的热爱。

  这群孩子据说是木偶戏团时隔二十年后向艺术学院定向培养的18个学生。他们系统的学习木偶戏的历史、舞台表现形式,担当起了木偶戏传承的接班人。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禁让人想到一系列的传统艺术经典,川剧变脸、耍獠牙、捏泥人、版画......这些国粹都需要一代一代人去传承才能在世界上永存。

  是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资源共享已经是主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同质性更高,城市的特色在逐渐消失,国家的特色也慢慢变得没那么突出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孩子们更多的去了解属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这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共同努力。

(无戒21天挑战营第20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