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散文简友广场

老子|第44章 知止不殆

2023-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活着是第一需要。为了活着,人类不得不攫取更多的食物以维持生命,甚至如动物一样互相厮杀和伤害,以至于可以不择手段。由此,人类遗留下了一个毛病,就是对物质的无限制占有,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当生产有了剩余,人类又在考虑名声的问题,甚至于如同为了财物一样,为了名声而不择手段。

对名声和财物的无限制占有,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对于侯王来说,可能意味着兄弟阋墙、弑父弑君,对社会面来说,可能意味着战争与瘟疫,百姓的痛苦。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过分追求名利,可能意味着身败与名裂。这些问题,老子在前面已经有过论述。

在本章,老子向世人再一次发出警醒:名声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财物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对于得到名利与失去名利,你更在意哪个?或者说哪个对你的影响和伤害更大?

对于名声、财物、身体,得与失,不管你重视哪个,有一个问题人们要想清楚,就是“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厚亡”,对于名利过分的追求,必然在别的方面失去更多;你积攒的财物越多,最后失去的也越多。所以,知足就不会遭受耻辱,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这样才能长久。

《庄子》整部书都在论述不要重视名利、富贵的得失问题。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说,你治天下,天下已经治得很好了。你让我代替你治天下,我是为了名声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算了吧,你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没什么用。(《庄子·逍遥游》)

而对于占有财物的问题,庄子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大小有宜,由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庄子·大宗师》)

天地赋予了人类形体,生而劳作,老而安逸,死而安息。因此,把生看成是一件好事的人,也会把死也看作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要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把小船藏在山沟里,把山藏在大湖里,可以说够安全了。然而夜半三更,有大力士把那船、那山背走了,睡着的人还不知道。把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很妥当的了,但大东西、小东西还是会丢失。如果任物自然,把天下的东西藏在天下,不要去私自占有,还怎么会丢失呢?这是天下万物存在的至理。一旦某人占有了多数的财物,威胁到别人的生存,别人必然想再夺回来,夺来夺去,天下就大乱了。

关于“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厚亡”,我们可以各举一个人们都熟悉的例子。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他所爱的妃子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了,后来犬戎进犯,竟无人来救,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从而结束了几百年的西周时代。这就是“甚爱”的代价。当然,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

大清朝的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和珅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据说和珅是十八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嘉庆四年正月,乾隆驾崩,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得白银八亿两,而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最后,嘉庆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这就是“甚爱”并“厚藏”的代价。

老子并不是要求侯王们不要有欲望,而要少一点,少私寡欲,对人民的掠夺少一点,给人民一定的生息空间。老子在第33章和和经46章,都讲到知足的问题。在第33章,老子说“知足者富”;在第46章,老子说:“罪莫大于甚欲,咎莫潜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为足,常足矣。”而同样也需要注意的就是“知止”的问题。“知足”而“知止”。能知足,能知止,还能有什么危险呢?

老子的警示,对每个人都同样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