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作龙韵,百年顺成:参观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2024-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威隆I关中拍客

在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有一座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京味儿四合院、大师共坊、鲁班学堂、文物鉴定和修复中心等。2021年12月12日,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在这里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2023年4月20日下午,我乘坐公交车来到永定门外,步行前往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过大约800米,穿过铁路涵洞后,路边出现一座牌坊,上方有王世襄题写的“龙顺成”三个大字。跟热闹的北京城内相比,这里显得非常冷清,看不见几个人影儿。

穿过牌坊,走进园中,有一座亭子,里面竖立着一块清光绪六年(1880)鲁班祠碑。当时,它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晓市大街的鲁班庙内,周围坐落着35家制造硬木家具的作坊和店铺,各自出资,雕刻此碑。其中,以“龙顺”作坊最为知名,成为硬木家具的擎大旗者。2003年,改造两广路时,发现这块石碑。

博物馆位于园区中间,乃一座深红色的建筑,外观取自清代宫廷“国宝重匣”的装饰风格,以硬木肌理纹样显示“源自宫廷”的文化渊源。走进馆内,空间紧凑,总共有三层展厅,以“百年京作 唯龙顺成”为主题,向大家介绍龙顺成的百年历史和京作硬木家具的深厚文化。

从商周到宋元,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中国传统家具完成从低向高的转变。由以席为中心,到以床榻为中心,再到以桌椅为中心。明清时期,宫廷家具举国工匠之大成,把中国传统家具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1.源自宫廷 龙顺大成

清朝中后期,逐渐由盛转衰。1862年,在宫廷造办处行走多年的御匠王永顺,开始创办龙顺木器铺,依靠高超的木作技艺,以及独特的经营战略,名声远播,生意兴隆。

清末民国时期,历经风雨飘摇,龙顺成巍然而立。1956年,三十五家木器店公私合营,更名为“龙顺成木器店”。1963年,迁至永外大街64号,重新组成专门生产京作硬木家具的厂家。

改革开放以后,龙顺成开始自主对外出口销售,参加一年两度的广州出口交易会。从计划经济年代,走向销售的前台,步入市场经济时代。1999年3月,龙顺成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法度严整 历久弥新

京式家具也被称为“京作”,指明清时期的宫廷或官宦人家制作和使用的家具,以材质名贵、款式华丽、造型大气、纹饰繁缛、雕刻复杂、寓意吉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于世。

龙顺成京作汲取广作和苏作的技艺精髓,融入皇家礼制与审美标准,结合北京地区的人文特点。在造型上,严格遵循宫廷制度;在技术上,严格按照造办处标准;在使用上,以家具的使用规范和陈设法度传承弘扬中华千年礼乐文明。

这里的京作不惜用材,大多选择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老挝大红酸枝、缅甸白酸枝等优质名贵的硬木,综合运用设计、木作、雕刻、刮磨、烫蜡等制作技艺,表面装饰龙凤、麒麟、蝙蝠、如意、山水、花鸟等吉祥图案,雍容大气,绚丽豪华。

3.匠心传承 经典永恒

从1862年创立至今,历经五代人的努力,跨越晚晴、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如今,第六代已经接过传承,在继承传统技艺和行业规矩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不断开拓创新。

从80年代以来,龙顺成先后为颐和园延赏斋、香山勤政殿、首都机场元首接待厅等重要场所配置中式家具,获得各国元首和高端用户的一致赞誉。同时,也承担着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修复古旧家具的任务。

从2001年起,龙顺成每年举行京味文化节,挖掘整理“京味”艺人濒临失传的绝活绝艺,涉及北京的工艺、北京的民俗文化、北京的工匠文化等。北京文化潜移默化地映射于京作家具之中,伴随着筒子河和四合院,繁衍生长,日久天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