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鲁智深 闻博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螺教室

提起鲁智深啊,大家都很熟悉,第一印象一定是行侠仗义,但同时又是一个暴躁冲动的汉子,其实他看似鲁莽豪气,实际上是活佛在世。

鲁智深有一颗行侠仗义的心,大家都看得出来。他原名叫鲁达,他为了替金老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街边卖肉的“镇关西”郑屠。你说他是不是很仗义?为了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竟然打死了另一个人,这岂是一般的英雄好汉所为?他的内心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难道仅仅是鲁莽吗?

打死人之后,一路逃奔后,鲁达来到了雁门县,却在那里遇到了被自己相救的金老父女。经金老引荐,鲁达来到了赵员外的家里,赵员外生平最喜英雄豪杰,见到鲁达过来,好生欢喜。好好地款待了鲁达一番。但只奈何留鲁达不住,只得让鲁达投到自己资助的五台山的一个寺庙里。到了寺庙,长老便赐他法名鲁智深。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别看鲁智深生的五大三粗,面相凶恶,不像好人,其实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初上五台山时,他随着赵员外去拜见智真长老,一见面就坐在了贵宾席上,经赵员外提醒,才又坐了回来,一点儿也没有显得尴尬,反而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为了避难,他要落发为僧,剃度的时候,他竟然要求把胡子留下来,完全没把佛门的清规戒律放在心上,可见其随性之极,像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入得佛门需要坐禅,他倒头就睡,如雷轰鸣。同伴提醒他,他也不听,同伴只好无奈地说:“善哉!”他竟然不知道善哉什么意思,还说到:”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同伴对此表示无语,说道:”却是苦也!”为遇到这样天真的人感到苦不堪言,结果鲁智深不明就里,以为是团鱼苦,接话道:“团鱼大腹,又肥甜,好吃,哪得苦也?“这完全不是在一个频道上交流啊!还有更可笑的,夜半起床净手,不管三七二十一,逮哪儿是哪儿,搞得佛殿后遍地都是。后来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两次大闹五台山,一次比一次严重,方丈也不能护他了,最后鲁智深被方丈逐出了寺庙,把他推荐到了东京大相国寺。

其实智真长老一眼就看出了鲁智深的慧根。当众僧对鲁智深非常不满的时候,他断言说,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静,证果非凡。并且还告诫众人说,以后无人能比得上他。这真是莫大的宽恕啊,难怪众僧说他护短偏心。

殊不知鲁智深对规则的破坏并非有意为之。菩萨要在因地上修行,才能在果地上成佛。而修行中最重要的一点——发菩提心,鲁智深是具备的;大悲利他,众生的烦恼就是自己的烦恼,化度众生就是化度自己。就像他出手相救毫不相识的金老父女一样,是真心相救的,是完全不顾个人安危的。他的生命是阔大的,是积蓄着一种原始的力量的,是容易伤人的,譬如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郑屠。但这种原始的力量不是粗鄙的,是有一种品质的,这种洪荒之力渐修之后就能转化成对佛性的理解。这也是他能够成佛的根本性原因。

渐修之路是漫长的。在被长老引到大相国寺的路上,又发生了几件大事: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这些都是鲁智深强大生命力量的展现。后来逐渐地鲁智深出场率低了,那可能是他逐渐意识到原始生命的力量需要收敛,并且他在关键的时刻,都应验了智真长老的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腊而止,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要圆寂的那一段,鲁智深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在当时写了一首诗“平生不休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108好汉中,死的死,伤的伤,只有他寿终正寝,成佛归去。活佛在世一遭,留给世人多少传奇和警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