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陪伴着走
今天做了好多事情,刚忙完手中的活。
因为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又主动承担了表格录入,四个小时,刚刚做完。
下午在卡点,为了避开众人,在太阳地坐了一个多小时,也顾不得防晒了。感觉学习还是满有收获和启迪的。
今天学习的是第六天《教养没有标准答案——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没有标准答案”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关注孩子的主观世界之外,更要注意和孩子间的互动,它可以引领孩子建立对自己更好的意义,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
葳的成功,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对她包容、赏识的老师,最难得的是老师的耐心和持之以恒 老师帮助孩子建立了成功的经验。这一点,很难 也很可贵!
找到那个“点”,可以改变孩子的单一的想法:“100%对”或是“100%错”,从中引导孩子关注经历中的“得”与“失”。
孩子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大人更要有耐心地引导,尽可能主宰自己的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地去影响别人。
教养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也没有标准答案。老赵强调的“我是她老子,她必须听我的”的思想还需要继续沟通,形成与孩子共同合作的正向管教。
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启动思考,知晓人的情绪可以是放射性的思维。就像上节课中的B组问句,“我做什么可以让你觉得好一点儿?”“什么时候,这个烦恼不会出现?”“真是太好了,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还有今天学习的“除了这个答案或解决方法,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现在开始,既然认识到了,就每天尝试着改变一下。
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帮助他们接受客观的事实,并做出正确的处理,你对孩子的同理心,可以产生更正向的互动。
再耐心些,吕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我听进去了,很用心地在品味每一句用词,赵老师和张校长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剖析,都是拓宽了思维的维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从栗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些我的影子,只是她分享了自己的苦闷,我现在真的可以理解家长了,面对孩子,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虽然很难,但我们依然坚强地走下去,不是吗?
这就是希望吧,我们愿意学习提升,愿意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找对了那个“点”,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做到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