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单伟建的走出戈壁

2023-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彩彩_cc

这本书看得是电子版的,而且是繁体版。但是我买了简体的纸质。

因为后院的同学说,繁体版更完整,简体版删除了一些内容。这本书出版于2020年。对于那一带的人,经历的事情跟我们这一代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通过这本书觉得在任何时候,我们做人都是需要不断学习。似乎走出贫穷走出落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

他说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不断地学习,做好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能够抓住机会。他也是一直在践行着这样的理念。

不止是他没有选择,似乎对于我们这一代农村出生的80后,也是没有任何选择的。

里面的很多例子,对于我们还是记忆犹新。就像为了建房子,需要自己去烧砖。记得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说,我们那房子的所有砖头都是她跟爸爸一手一手制作出来的。

还记得每个村里都有一个大大的窑洞,妈妈告诉我那些窑洞就是用来烧砖的。我们小的时候也会经常跑到窑洞周边去看。但是我们都比较胆小,一个人是不敢去看的。因为窑洞深不见底,即便能够看见的也是黑乎乎的底。所以要想去看窑洞,就会叫上一群小伙伴一起。

小的时候,苦恼不乖的时候,大人就会说把你关到窑洞里。他们告诉我们里面有猛兽。所以我们就会乖乖地。

在他们建房子的时候,有些时候砖头那么高,不好吊上去,需要练就一身抛转的本领,记得小的时候,婶婶他们就是很厉害抛转。但是我都是不敢近距离看的,生怕他们失手砸中我了这可怎么办。

还有他们喂猪,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也是需要喂猪,小小的我需要漫山遍野的去山上田边找猪食,找的不好就要被妈妈训一顿。然后说,养你这么大,这么一点活都干不好。

还记得小的时候,自己种稻子,从插秧,到割谷子,还有就是中途需要去熨平秧田。父母一辈生活在农村,什么都需要自给自足。所以现在经常跟爸爸提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会说还是那个年代好。他内心会觉得我们这一代,如果在那个时候该怎么生活,干活没有力气,不知道节约,不知道稻子从哪里来。

但是事实,社会不会容许你倒退的,社会的车轮永远是在不断催促我们去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创新,或许会摸着石头过河,或许会碰壁,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让你更进步。

但是对于后面出国的那一段历程,是我所无法体会的。那些成功的人士,其实都有不少是有背景的。就像人家的父亲是外交官,所有对于他有机会去接触一些新的知识。在我们的父辈们,对于一些事情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来教导我们。他们都在为了生计奔波。没有精神的享受。

对于我们就更不必说。对于我们的孩子一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上不完的课外辅导,也不是刷不完的试题。需要做的就是精神的充裕。让他自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现在自己会把自己看的书给孩子们讲。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