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埕农业中学发展历程
曾几何时,白埕农业中学是东山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从村办学校升格为县办学校,其先进事迹登上了《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白埕农业中学是农民心中的大品牌,学校的教师是农民争先延请的师傅,学校培育的种苗、推广的肥料都是农民争先抢购的产品;白埕农业中学是农业技术的研发中心,其研发推广的“地瓜堆高产栽培技术”让地瓜种植取得大丰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其研发的“芦笋留母茎栽培技术”让芦笋在东山扎根生长,解决了农民致富问题,惠民无数,何其壮哉。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因教育改革、生源不足等问题,学校逐步走向没落,何其可惜。笔者通过查找资料、采访当事人,将白埕农业中学发展历程整理如下:
一、东山农业中学发展历程
(一)兴办背景。农业中学(简称农中,下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半耕半读的学校。它由劳动人民集体创办,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生产知识技能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1958年,农业中学首先在江苏省创办,并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大量发展起来。
(二)发展过程。1958年,东山县兴建6所农中,至1964年全县有康美、杏陈、梧龙、岱南、白埕、湖塘、樟塘7所农中,在校学生7班193人。因“大跃进”影响,1958年兴办的农中办大部分条件不成熟,设备和师资严重不足,以劳动代替教学,有的学校有名无实。1968年,7所农中仅剩下白埕农中和湖塘农中,至1973年,湖塘农中关停,至此,全县仅剩白埕农中一家独秀。1975年,全省学习大寨、昔阳教育革命经验会议在白埕农中开现场会后,全县各大队又纷纷办起农中,至1976年3月,全县各大队办的农中共93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随后又由于师资、经费、设备等困难,大部分农中又逐渐停办。至1983年,全县农中剩白埕、岱南、黄山、湖塘、山东、岐下6所。
(三)学制与课程。农中开设初期,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文化课开设语文、政治、数学,教材采用初中、小学教材,个别采用扫盲教材;专业课为农业基本知识和劳动。学制定为3年,实行半农半读。1981年后,农中课程的文化课设置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专业课开设因地制宜,以农业基本知识和农业机械为主。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为6:4。
二、白埕农业中学发展历程
(一)初创期(1963-1974):一穷二白,师生垦荒
白埕农中创办初期,校址设在白埕村东庙,校长由村长林炉兼任,委托当时白埕小学校长何水玉主持、策划、创办。首届招收1个班21位学生,教师3名,学制3年,属村办村管,学生实行半农半读。1964年白埕农中迁到白埕车路井大食堂,办2个班,学生56人,教师4人。因场所有限,师生利用闲暇时间垦荒,改造盐碱地为学农基地。
(二)发展期(1974-1979):扩大规模,增设专业
1974年,因为办学规模扩大,学校迁到大窟边新校区,增设女子初中部(招收小学三年级以上辍学生和读完夜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制5年,达到初中毕业),当时学校已有4个教学班,学生128人,教师12名,已拥有18亩学农基地和一个养猪场、一个养兔场。
(三)辉煌期(1979-1990):致力科研,硕果累累
1979年学校搬至顶埔新校舍(现在校舍)学校又开设二年制“农技中专班”,扩招“女子绣花班”,村妇女干部“农技专业”培训班,在校生764人,教师16人,学校已逐步朝着农职业学校方向发展。1983年学校办学体制改为县、队联办,设立职业高中班,面向全县招生(2个班、学生80人),是时全校8个教学班,学生343人,教职工26人。地瓜堆高产栽培、芦笋留母茎栽培等技术都是在该阶段研发试验,取得成果后,全县推广的。学校及教师、科研成果在此阶段收获了非常多高规格的荣誉。学校被福建省定为省重点中学,地瓜堆高产栽培技术于1979年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一级成果奖,教师林添发被评为“全国十佳杰出教师”。
(四)转型期(1990-2001):职业教育,全面开花
至1989年,东山县现有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研究也告一段落,再加上县委县政府为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项目”,县农业部门从白埕农中抽调林添发等杰出青年人才,导致学校农业科研人才凋零,研究项目无以为继。白埕农中开始着手转型。时值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时机,白埕农中趁势而上,转型发展职业教育。
1990年学校与县农机站联办“农机维修专业班”,招生24人,与县农业局联办“名优水果栽培技术”培训班,招生35人。1991年与县农资公司联办“农药、化肥咨询员专业班”招生38人。1992年与省“电大”联合办学、面向全市招生,开设“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招生40人。1993年与省“农广校”联合办学,开设“会计统计与审计”“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学生80人。学校还先后与福州人才交流中心、厦门玖顺电脑公司、东山县委组织部、东山旅游开发区等单位联合办学。
1994年白埕农中改为“东山第二职业中学”。1996 年学校建造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楼和其他配套设施,校园占地面积36亩,建设面积5503.51㎡。1997 年学校先后设有“乡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统计与审计”“贸易经济”“财务会计”“旅游”“金融与保险”“农村经营管理”等8个专业,18个教学班,在校生672人(含初中部3个教学班,中专函授3个班),教师62人,是学校最旺盛时期。1998年5月6目,学校经福建省教育委员会验收后升格为“东山岛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五)衰落期(2001-2006):生源不足,收缩规模。
进入90年代末,全国职业教育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引入市行驱动机制的转型期,职业教育矛盾重重,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困顿与危机。这一时期的白埕农中也未能幸免,出现了招生困难。2001年秋季,由于生源不足,学校中专部停止招生,仅保留初中部,主要生源来自白埕小学、黄山小学等。2006 年白埕小学毕业生归西埔中学录取,学校不再招收初中生,至此白埕农中全面关停。后县教育局决定在白埕农中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完善配套,建成漳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655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039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分三期建设,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并于2017年年试运营。
三、白埕农中对东山农业农村的贡献
白埕农中自创办以来,始终把教学和生产产劳动和农业科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逐步成为本地的教育中心、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生产参谋部。
(一)研发粮食高产种植技术。白埕农中创办后,就结合村里的主要作物——地瓜、水稻、小麦、花生、黄豆,开展了科学种田试验。1967年学校试验“土温床育地瓜苗法”并取得成功,解决了当地地瓜苗误农时的问题;1971 年试种“三稻一麦”亩产2569斤,“二稻一薯”亩产2816斤,首创粮食亩产跨“四纲”(当时规定一纲800斤);1974年试种秋花生成功,变花生种植单季为双季。特别是白埕农中研发的“地瓜堆种植法”。据东山高级农艺师林添发口述,从1971年开始以其为主的农作物技术员开始在白埕农中研究地瓜堆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至1974年趋于成熟,在试验田中达到亩产5000公斤。作为白埕农中科研成果最先受益的白埕村,粮食产量大幅提高,1978年,全村粮食总产从1963年的66万斤提高到234万斤,人均年收入从46元提高到520元。随后,该栽培技术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据《东山县志》(1994年版)数据显示,1982年全县地瓜种植平均亩产1448.5公斤,为1970年的两倍。
(二)解决芦笋种植技术难题。1979年,东山县通过常山罐头厂引进“玛丽华盛顿”芦笋品种,并在全县设立了10个芦笋试种点,白埕农中是其中一个。但因技术不完善,且东山所处气候环境与芦笋原产地(西班牙沿岸)大相径庭,种植技术存在不可复制性,所以种植初期芦笋产量极低,部分农民放弃了芦笋种植。但白埕农中锲而不舍,成立攻坚队伍,经过几年的时间,研究出一套适应亚热带地区的“芦笋留母茎栽培法”,并在白埕村民的试种下取得成功。1983年,白埕农中的成果引起了县农业部门、省农科院和农学院等单位的关注,他们先后把试验基地设在白埕农中,由农中教师主持试验研究。随后白埕农中还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及不同施用量的对比实验”,找到化肥最佳配比施用量方案,开展“芦笋茎枯病防治”“芦笋微量元素试验”以及一些配套试验共10多项,使得芦笋生产技术日渐成熟。1989年东山县芦笋面积达3.82万亩,总产值9236万元,出口创汇3049万美元,其时东山芦笋栽培面积占当年全国总面积的1/16,产量占1/4,东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芦笋生产基地。取得如此成绩,白埕农中居功至伟。
(三)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白埕农中创办43年来,培养初中毕业生2206人,中专、高中毕业生1268人。昔日莘莘学子,如今已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白埕村80%以上的家庭有农中毕业生,现白埕村干部绝大部分由农中毕业生担任,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
参考资料:
1.《东山县志》(1994年版)
2.《他们为家乡发展创汇农业立了大功》(《中国教育报》1988年7月26日,作者:雷克啸、朱玲)
3.《我国职业教育30年发展历程》(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ea07a03f1eb91a37f1115c9d.html)
4.《白埕林氏族谱》
5.《东山农作物种植小史》(《东山文史资料》第29辑,作者:林火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