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孩子,做不焦虑的父母——陈默

2020-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湘水E人

妈妈要缓解孩子的焦虑。

喘息是为了更有力量前进,弹性是为了韧性更有张力。

初一憋死啦,初三就上不了岸。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物质、精神(阅读量 艺术鉴赏力)、灵魂(建立宇宙观)。

父母在孩子身上浓缩了焦虑,对应之策是思考利益之外的事情。

父母催逼——(导致)强迫症或者没动力,什么也不干,强迫症呈现出的表现就是追求完美。

人不可能按这样的要求(父母的催逼)来安排生活。

每个人是唯一存在,没有可比性。我们通常是盖上棺材才不比。

个体焦虑的原因有四个:1.不自信2.虚荣.3.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4.价值取向

人因为算计别人、贬低别人、抢占资源,所以不自信。去帮助别人、宽容他人、善待他人,这样可以获得自信。

挣钱需要有机会,没有机会的时候就乱搞。

人的世界合作是本质。

母亲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孩子(肚脐传递)。

人如果有高竞争感,容易焦虑,心理能量耗尽。

竞争到牙齿(比如吃饭):脾虚就会吃得少吃得慢;脾旺就会吃得多又快。

小孩子是不能紧张的,应该让他们:安心、安定、安静。

没有弹性的孩子:什么也不想干。

6到12岁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这个时候只有一个矛盾——玩和学习时间冲突

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作”,童年时没有快乐过。

孩子长大需要我们“等待”。

孩子专注学习的时候,如果神散掉了,要聚在一起,需要半个小时。

初中的时候,妈妈的角色是“老母鸡”。

母亲的情绪是家的灵魂。

家里越清净——孩子越能读书。

自己情绪稳定的妈妈就是好妈妈。有力量的母亲,就如温暖的大地,能给孩子力量与支持。

发展的眼光陪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