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夕
今夜来听林夕,那来自陌生人的歌词,却比任何人更懂你。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难念的经》,佛法意境。未曾彷徨,也未绝望……
最困难的时候也未绝望,可信任绝不能崩塌。
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怀缅。
《匆匆那年》里面,这两句椎心刺骨。
我这苦心已有预备,随时有块玻璃破碎堕地。
《玻璃之情》,暗夜,静听玻璃心碎裂的声音。
哥哥丝绒般的声音,一边伤害一边抚慰。
虽然林夕给许多人写歌词,我却觉得,哥哥仍是他第一知己。
只要你写得出,我就唱得来。歌者与词作者有着最细腻的懂得。
拦路雨偏似雪花,饮泣的你冻吗?
《富士山下》。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够。” —— 林夕
不介意孤独,比爱你舒服。《献世》
这句话带着赌气的滋味。
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约定》
珍惜的目光是看一次就描摹一次,雕刻一次,记住了只为了不要忘记。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流年》
手心是就这样长出纠缠的曲线。
听不清的耳语最诚恳,看不见的内心最忠贞。《左耳》
情歌就如耳语般回荡耳边。
方文山说过,自己的歌词象有色有声的电影,但林夕的词就象拈于手中的小说。
是唱到口里读到心里的微小说。
高晓松说,林夕是巨匠,古典的底子能把现代的荒诞做出来。
林夕,原名梁伟文,1961年生于香港,祖籍东莞,是80年代中期晋身香港乐坛的专业填词人,毕业于陈瑞祺书院和喇沙书院,会考26分(9A),高考2A1B1C,是1981年香港的高考状元。
学过的知识不会没有痕迹,一个人开口便知其思维的不同。若能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内涵,提笔写下,更能感知其思想的厚重。 同样是填词,风格却各不相同,那就是因为每个人内心,对情感的感受力不同,细腻程度也各不相同,过滤的尺寸更不一样。林夕对情感的过滤尺寸,细到微米。转轴拨弦三两声,一个让人颤抖的故事己完成。
当一个人在一首歌中把一句话说到你心里,你便愿意在暗夜让这首歌无限循环。
他为王菲写下《催眠》: 太阳下山 冰淇淋流泪。大风吹,爆米花好美……
明明都是写甜的食物,为什么听在耳里开始默默流泪,心头丝丝苦味?
林夕的歌词王菲懂得如何去演绎。那是以乐景写哀,以甜蜜写苦。催眠就是天马行空,是行云流水,是清点回忆从头到尾。
林夕他为何这样的懂得?
林夕初三时,读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心碎神伤。于是买了“白香词谱”,又将唐诗三百首背到滚瓜烂熟。诗词先要驻扎心底,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林夕的歌词韵味无穷,一唱三叠,是因为心中有诗庄词媚,数千年的文化为他垫底。
“相对不发一言,似是你共我有了默契,永不要幼稚的骂战,但表情、彼此表情,悄悄按时这是冷战。”
王菲空灵的声音叹字,吐气。将情绪层层递进,与林夕的心思心心相印,环环相扣,联合攻心有如攻城略地。
欢喜伤悲 老病生死
说不上传奇
恨台上卿卿
或台下我我
不是我跟你
俗尘渺渺
天意茫茫
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
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
这首《似是故人来》,获得“1991年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199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两个四言套着一个五言的长短句,又以浅近的文言来行文。唐诗凝炼,宋词婉约。琵琶声如珠玉,古筝声似流水。梅姑的女声让人沧然泪下。顿悟人生的安排从来是有情又无情,残酷又美丽。
《我》,是林夕与哥哥心与心的沟通,写下的歌词。若论懂得,没有人可能比这歌更懂得:
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而他为年少的华晨宇写下《烟火里的尘埃》,正是《我》的续篇。
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
苍老的小孩
如果世界听不明白
对影子表白
他曾经是风华正茂的白衣少年,如今,己经是沧桑历尽。不断伤痛,不断修复。
他如蚌壳里的一粒砂子,终于将自己孕育成了珍珠。
林夕描绘人们心中转瞬而逝,细如发丝的感觉。
他起初喜欢的是苏轼,却因心思细腻如织,写成了柳永。
听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