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情绪

在人类的恐惧面前,或许再多的哲学答案都不会彻底拯救一个人。毕竟,四十岁左右的人,正处于青春与衰老的中间,他们更像《酒精计划》中最后定格的那幕一样——马丁在醉酒后纵身一跃,停在了半空中。导演温特伯格说:“马丁有一部分想飞,又有一部分想淹死。”———摘录
时间在马不停蹄地流失。
不由想起朱自清的《匆匆》。现在的我,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状态,总想赶到时间前面去,每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匆匆中却如提蓝打水,整个人越来越空,对于生活完全不得要领。
下班后跑步赶车,终于又一次坐在车上。每一个细胞都疲倦,连头发都重得往下滑。顺手抓一把,把它们拢到一起,斜了斜身子,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下去。怕自己在提速与刹车的交替中引起身体的不适,便闭了眼睛。脑袋里空空的,却很重。一天的忙碌如打仗般,消耗尽弹粮,却无任何战果,只有满身的尘土,掩不住的怠倦。
前面两个人在聊天。一个比较含蓄,低声回应着,另一个很显然更擅长找话题,一路上从车技车速到老太太玩手机,从油混车到豆角的价钱……迷迷糊糊,混混沌沌,半梦半醒中感觉着时间嘀嗒有声,与车辘轳一起转动着,起伏着,碾压着我的心,最后混在尘土里。
睁开无力的双眼,看到车窗外雾气迷朦的景色,如仙境一般缥缈,隐隐约约的山,树,建筑,我姿势没变,仿佛已经失去了对美的惊喜与感知。
天色已渐渐暗下来,一切都在往后退……
这一天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周也过去多半,这一年的春天已经满是落花。
忽然觉得胸口也有什么往上涌,是弥漫着的忧伤,如夜色,如潮水,是窒息的感觉。满腔的涌动,却无法组成完整的一句话。
我忽然就理解了那些对这个世界绝望的人。不是如雪花般铺天盖地,而是如洪水泛滥一般渐渐高涨,从地底下一点点漫上来……其实不管哪种,都是无力,只能坐以待毙。
胸腔似乎被什么搅拌、翻腾着,喉咙马上要被堵上了。我赶紧又闭了眼,再忍忍,马上就可以下车了,我安慰着自己。
总算是下车了,晚风中夹着丝丝寒凉。我走得很慢,踩着自己的影子一起往前移。想起那天的对话:
“今天心情不美丽!”
“怎么了?要开心啊!多想想高兴的事”
“没怎么,没自由。”
“哈哈哈,自由是个奢侈品。”
“唉,奢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中年,是清楚地知道怎么可以快乐,却始终无法抵达的无奈。
一半连着青春,一半连着衰老,一半想飞,一半想淹死,还真是形象呢!
影子拉得有些长,思绪也被拉得很长。忆起曾拥有过奢侈品的岁月,看眼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顿时了然,谁能阻止时间呢?况自己渺如沧海一粟。不如尽情享受当下的时光。
随心所欲终是梦想。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八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硕大无比,善变力猛的鹏鸟,飞往理想之地尚需借助风力。人生的乐趣,也许不是到很远的地方,或者应该是学会调整,给予自己感知美好的能力。唉,大概是最近总不翻书,颓废了许多。
思想间,到家了。脚步再慢,只要不停下来,总会到达目的地;生活再难,只要心里充满阳光,便永远是光明一片。
捱过寒冬,便可赏草长莺飞,繁花满树。紫丁香在夜风中摇曳,香香的味道在这湿湿的空气中氤氲,清风徐来,满屋馨香。
此刻安坐桌前,铺一本书,邀晚风翻页,混着墨香与花香,丝丝缕缕,入魂入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