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的味道2
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热闹,绝对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来到饭局的人都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唯有情商足够高才能愉快地撑到最后。
我经常参加的就是家庭聚会,一般就是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了省去串门的麻烦而组织的聚会,这样的聚会就是大家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说说孩子升学,女人们聊聊美容护肤,男人们聊聊生意股票,小孩子除了负责吃之外就是一通折腾。
这样的聚会一般我都扮演一个听者的角色,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都是大人们的交流小辈儿插不上话,二是从他们的聊天中捕捉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其实更多的时间大家还是在各种微信群里抢红包,或者组团儿开黑。
还有一种聚会就是同学会。其实我参加的同学会还好因为我们都在上大学,身份还都是学生,等到步入社会了,再考虑参加同学会的时候可能就有心理落差或者压力了。我觉得某些社会身份让同学会也变得索然无味,大家不再是找寻校园的美好回忆,而真的是带着各式各样的小心机而来,不达目的不罢休吧!
相比饭局我更偏爱一个人吃饭,你能更加沉淀自己专心投身到对于美食的享受上,或者是竖起耳朵听旁边人的聊天你就能把握这个人的身份、职业等,也饶有一番风味。心烦意乱或者身体疲惫的时候我更喜欢找一家安静的小餐馆,点上一碗面,戴着耳机听歌也好看综艺也罢,很自然地留一片净土给自己,让自己放松下来,或者镇定下来。
说道饭局,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个“酒”字。东亚文化圈的各国都有独特的酒文化,韩国人喜欢“清酒”;日本人喜欢“烧酒”;中国人喜欢“白酒”。我觉得“酒”是一个国家的情感寄托,也是彼此增进交流的一种手段,有的时候甚至是对味蕾的刺激。韩国人的酒局可能要分三次喝,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继续喝。酒,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的文化符号,醉的越深,感情就越深,感情越深,必须一口闷。
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餐桌上也体现着各种礼仪规范。比如长辈没上桌之前小辈不能上桌;小辈在吃饭的时候只能吃离自己近的菜,不能随意转桌;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等。其实到了现在这些规矩好像已经淡化了很多,循规蹈矩反而让人不自在,每个人对于吃饭的理解不同,当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不同的,饮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风格,所谓吃出自我,吃出幸福感。
一个人的饭局是从内心深处的一种锤炼,是一种恬静的释然;一群人的饭局是彼此感情的升华和凝练,同时更是考验情商的测试,唯有智者才能收获颇丰。饭局这份古老而又蕴含无穷道理的文化,真的值得好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