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
秋天的怀念
孝感市楚澴中学 滕达
一、导入
1、出示《合欢树》片段,问:你读到了什么?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2.于是他这样安慰自己.....(学生齐读“很久很久.......”)
3.导入《秋天的怀念》老师板书课题
4.老师叙述史铁生生平,边叙边板书:
史铁生 母亲
二、美读课文,读出感情
1.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细细品读。
2.明确阅读要求,学生自由读。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3.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
4.学生评价.
老师引导评价:有没有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感情?
他抓住了哪些重点字词句?你能不能再读一遍?
5.师总结: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读出自己的理解,来传达文章的情感。读书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
6.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7.学生评老师的朗读
任选一句评老师如何抓住重点字词句,读出情感和理解。
8.指名分角色读。
三、抓住重点句,品读美句
1.出示关键句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扑】
母亲为什么“扑”过来?
把这种感情送进去,读母亲说的话。
【抓】
母亲“抓住”的仅仅是儿子的手吗?
(想抓住儿子生存的信心)
把这个感情送进去读一读
【忍】
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忍住儿子的脾气)
母亲怎么忍的?(找出文中相关的词句)
师:我听到了几个关键词:“躲”“悄悄地”“悄悄地”,母亲就是这样小心地包容。我们带着这样的“忍”,再来读一读母亲的话。
母亲还“忍”住了什么?
(忍住了自己的病痛)
文中有没有描写母亲病痛的句子?
老师补充肝癌病症,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母亲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他有没有“砸”“摔”,说“我活个什么劲”?
我们送她一个字——忍
我们一起再来齐读母亲这句话。
她还忍住了什么?
(忍住了病痛对自己的折磨)
再把这复杂的“忍”送进去齐读这句话。板书:好好儿活
可是最开始时,母亲好好活了吗?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生答
师:可见“我”不想活了,“我”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为了让儿子好好儿活,儿子是怎么做的?
(陪“我”看菊花)
文中写了几次看菊花?
齐读最后一段描写菊花的段落。
问: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那么要怎么活?你能在这句话中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生1:淡雅
师?活得淡雅是什么意思?
生:平平淡淡,平平凡凡
师:带着淡雅读最后一句。
生2:热烈而深沉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乐观、热情
师:带着这份乐观、热情再读这句话。
生3:泼泼洒洒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潇潇洒洒
师:请你们潇潇洒洒得读最后一句话
生4:烂漫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乐观、快乐
师:那就乐观、快乐地读最后一句。
师:我们可以活得......活得......活得.....活得.....
(教师示范读)
如果是一份淡雅,那就是......
如果是一份热烈而深沉,那就是......
如果是一份泼泼洒洒,那就是......
如果是一份烂漫,那就是.....
2.总结: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读;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品
四、拓展研读,学法迁移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1.分角色、分小组、分任务美读《纸船·寄母亲》,品读《血色母亲》《孝心无价》
2.美读组展示感情朗读《纸船·寄母亲》
第一组:
(1)小组合作读
(2)组代表讲解朗读形式、内容
(3)从内容上来看,抓住了哪些重点词句,读出感情。
第二组:你们抓住了哪些重点句?
第三组:抓住了哪些重点字词句?
应该用比较哀伤、思念的感情来读。
3.品读组展示
你们是抓住哪些词句去品的?
4.总结: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读、品课文。
观课:1.双线并展,能力线和情感线;2.抓一句关键句辐射全篇;3.1+x方法: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课外阅读。
母亲之恋
——《秋天的怀念》《写给母亲》的比较阅读
荆门市海慧中学 汪迎春
一、导入
1.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叙歌词,问歌咏母亲的名句
3.齐读两篇文章课题
二、初识母亲
1.你喜欢两篇文章中的哪位母亲?为什么?
2.两篇文章都有母亲爱孩子的镜头?你对哪个镜头印象最深?
师引导学生读、析、品、再读
(1.在关键词前停止一拍;2朗读时叫上感叹词、表情、语气;3.改句子,加细节描写)
三、探究写法,勾划母亲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1.这些镜头怎么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做作业时,母亲给我一杯牛奶”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2.你的母亲怎么爱你的,说说你印象深刻的一个瞬间
3.修改事先写的小短文,加细节描写
4.交流
四、师生配合配乐朗诵贾平凹的《写给母亲》
五、报答母亲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 2017年“湖北好课堂”听课纪实3怎样才是好好儿活?
假如你是史铁生,你会好好儿活吗?
你会怎样好好儿活?
六、拓展延伸
阅读推荐史铁生
《合欢树》《我与地坛》
观课:1.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发现美感,非读无以感受情感;2.读写结合。
评课
襄阳市教科院 王中亚
1.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有效拓展
2.坚持语文教学科学和学生生活有机融合
3.教读课文的功能
(1)教读课文要让学生学知识
(2)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学方法
(3)教读课文要育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思考生活的能力、发展思维的能力)
(4)教读课文要让学生有感悟(由共性走向个性)
(5)教读课文要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