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散文每天写1000字

家应该是孩子蓄能的地方

2019-01-20  本文已影响7人  a8800f5f11d4

结束了本学期的教学,明天迎来期末考试。下班后,我正准备早一点回家,红突然开口对我说起她对女儿即将高考的焦虑。红平时和人交流不多,但每次愿意和我聊聊,为了安慰她,我决定留下来和她谈谈。

红的女儿高中之后选择美术艺考,开始了绘画之路。如今全省联考成绩不理想,校考呢,孩子心气高报了几所知名院校,红感觉希望也很渺茫,因为即使校考过了,这些知名院校还得有文化课分数保障才行,而孩子的数学是个极大的弱项。红说最近孩子每周从艺考培训班回来,只知道睡觉或者玩手机,她和孩子爸爸都焦虑得不得了,尤其是孩子爸爸,每天都在督促、叮嘱孩子学习,偶尔还有指责,以致家庭气氛很压抑,一家人都不开心。

我理解红的焦虑,一边是女儿不急不忙,一边是孩子爸爸唠唠叨叨。此时,家不复以往的嘻笑打闹,也不复以往的和平宁静,女儿的学习状态成了家庭唯一的晴雨表,阴的时候多,晴的时候少。

我陪着她聊了很久,让她把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除了理解和安慰,我说的并不多,对于教育孩子,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方法就一定好,还是要根据各家情况,因材施教才好。

我回想起前两天,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也是相同的问题,孩子学习习惯没养成,每天一回家家长就是督促孩子学习,孩子要是考试没考好,那就会迎来妈妈唠叨爸爸啰嗦的模式,一家人开不开心全看孩子的学习状态。

像红的家和我的朋友家一样,被孩子的学习控制情绪的家庭其实真不少。这源于现在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习比较焦虑,以致把孩子学习当成了家庭生活的全部。家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手忙脚乱的学习生活中家长渐渐迷失了。

我们总是说“家是温暖的港湾”,累了可以回来歇歇,受伤了可以回来找到安慰,失败了可以回来积蓄能量……可如今,在学习面前,家忽略了它宽容和接纳的本能,只有着无尽的督促和唠叨。这些督促和唠叨无限地消耗着孩子和父母的积极情绪。

家应该是快乐的源泉,在这里,一家三口,不,如今是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大家一起分享,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父母只需做好父母该做好的,孩子的事交给孩子。

纪伯伦诗中说,“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是的,孩子不过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家为孩子输入无限的动力,帮助他飞得更高更远。

把家变成孩子蓄能的地方,让孩子在前面自由地行走,我们在后面默默地关注,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和后盾。孩子累了,我们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倦了,我们给他安静的休息场所;孩子哭了,我们给他递上纸巾和可以依靠的肩膀;孩子怯了,我们给他百分百的信任……

孩子自由地闯荡,父母全力地欣赏,才是家最好的模样。让家成为孩子蓄能的地方,只有帮助孩子积蓄了充足的精神力量,孩子才有可能勇敢、自信地走遍四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