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绿皮书》能在今年独揽奥斯卡五项提名,三项大奖?
直到1963年,马丁·路德·金才在林肯纪念广场,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振聋发聩,字字珠玑,点燃民权运动的高潮。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故事则发生在1962年。黎明前夕总会被连绵不尽的黑暗笼罩。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隔离是合法行为,对黑人的公开歧视被白纸黑字的写在法律上。
绝大部分黑人在不平等的眼光和自我低贱的想法中生活,无论你是上层人群或是拥有诸多财富,肤色也注定你不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当时的法律Jim CrowLaws明令禁止白人和黑人享用同样的公共设施,抑或是直接禁止黑人在日落后进入特定的城镇,也就是片中所称的日落镇(Sundown Town)。
片名绿皮书所指便是种族隔离时代黑人出行必备的指南。诸多地方只有少数的旅店和餐厅愿意接待黑人。绿皮书便一一标注出来,如不按绿皮书仔细规划行程,黑人便只能挨饿并且睡在车里。
当时的绿皮书封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片讲述了一位意裔白人混混托尼·利普载着上层社会的黑人钢琴家唐·雪利,进行从纽约南下的三重奏巡演的故事。
纸面看来,平淡无奇,没有想象中的一波三折,是吧?那么凭什么《绿皮书》能获得奥斯卡五项提名,三项大奖?
仅仅因为政治正确吗?
观影过后,心中五味杂陈。可以肯定,《绿皮书》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应是实至名归。
导演彼得·法拉利把它像艺术品一样雕琢,虽然爆发戏几乎只有唐雨中呐喊的一处,但精准的刻画出通篇的每一个细节,保持处处细腻的情感上与观众沟通并且把这种情感慢慢叠加起来,在衔接紧凑并且看似平淡的剧情中取胜。
就像一个出门闯荡,多年未见的老友趁着重逢之喜,深夜中与你边品着醇酿,慢慢的给你讲述这些年的所见所闻,甚至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你了解老友小时候的一切,他叙到激动之时,便声嘶力竭,青筋暴起。你也在微醺中鼓掌,心中的情绪循序渐进,在结束后心底的触动仍迟迟不休,绵延不绝。
并没有过于沉重的场景出现,并且托尼的插混打科和唐的某些肢体动作让你感到轻松,这样一部电影对于我来说是亲切的。
《绿皮书》的伟大之处在于观影者感到舒服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情感被带入,与剧情同步,此时你就像坐在托尼驾驶的车后座,和唐一起看着车窗外的场景。
就这样,愈往后看,隐隐约约中会感同身受到唐的孤独,对种族思考的沉重感也随着他们南巡的车轮走向和遇到的麻烦一样愈发显现出来。
之前一直在体现托尼的办事能力和唐对于遇到各种问题的不知所措。托尼可以帮助唐解决钢琴问题,可以带着唐从被殴打的酒吧中从容离去,可以通过贿赂把唐从警署中解救出去。
但遇到种族问题,托尼在市井混了几十年自己如鱼得水的那一套丝毫没有用处,甚至会使事情变得更加恶劣。
无助的反而变成了托尼·利普,这时是一直看似软弱和无限妥协的唐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追寻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这也正是他一辈子的缩影,从他出生伊始便未停歇的事情。强烈的前后对比,后文唐一反常态的雨中呐喊的戏份,在此时也初见端倪。
我的情感爆发点是在唐说出支持他生活的“答案”之时:
“You never winwith violence.You only win when you maintain your dignity.”
“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战胜一切。”
也许托尼之前一直认为唐面对有些问题,去做那些傻的决定特别离谱,不处世事,不懂变通。托尼一直以自己的办事能力作为标榜,唐高尚的有些让人不解,甚至深感愚蠢。
托尼终于醒过味儿来,自己从没有这样生活过,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唐这样生活了一辈子,摒弃那些黑人的习惯,极尽一切展示绅士精神,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种族的尊严。
不动用武力不是因为唐软弱,相反他为了自己的民族去面对南方的艰难险阻去巡演,放弃了五倍的金钱和体面的地位,南巡就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事,去面对真正的自己。
唐看似那么的偏执,钢琴家的外壳撕开后,却是一名比谁都不甘的战士,和马丁路德金一样伟大,同那些所有身处上层阶层却为种族平等奋斗终生的战士一般拥有同一个梦想。
你可以践踏我的肉体,在警署,在酒吧,那些警察混混可以无礼的殴打我。但我不会为了放弃尊严而改变自己口中的每一个字。
孤独一生也罢,身心俱损也罢,唐最清楚明白,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种族的看法。首先,自己便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当他人面对唐商量任何事时,哪怕字里行间透着虚假,在唐眼里和他生来便接受的教养面前,所有条件都好说。
但,只要触及到种族,绝不妥协。绝不。
这是唐·雪利的风骨,生命中不可动摇的一部分。
所以当托尼的一拳打到警察的脸上时,唐绝望了,这一拳有可能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在人前苦苦矗立的形象瞬间被摧毁,代表黑人尊严的大厦轰然倒塌。
唐花尽一生摒弃自己种族所谓被人看不起的劣性,但深埋在肤色中的自卑感如影随形,是不可能丢掉的。之前无论如何唐不卑不亢,这刻唐终于爆发了。
有言说:“你最在乎什么,那便是你最缺什么。”
唐最在乎尊严,最在乎自己的身份,在乎自己的种族。
唐在雨中怒吼,眼中发出来的是刀刃:“我要独自承受那种傲慢,因为连我的同胞都不接受我,只因为我和他们也不一样。那么如果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也不够男人,那么请你告诉我,我算什么?”
If I'm not black enough, and if I'm not white enough, and if I'm not man enough, then tell me who am I?
这一路不仅仅为了自己的种族,也为了唐自己。唐想知道自己到底算什么,当他迷惘之时,只靠着风骨吊着命,唐信仰的是尊严。
他恰恰想找寻一个答案,找到一把钥匙去解放自己。
当他独自品着威士忌,而三重奏的两个伙伴在楼下与女子谈笑风生的时候。荧幕前的我们看唐是如此的孤独,这是骨髓里透出来的。人前的光鲜不再的时候,他还是那个默默躲在角落里,黑人也不接受,白人也不接受,只有母亲共他一起弹琴的那个孩子。
没有谁可以被唐百分百的信任,遇到托尼之前唐始终没有真正对谁敞开过心扉,他只不过想在南巡的时候找到自己,最本源的自己,哪怕是自己的种族被人歧视,他也想知道,刨开胸膛下的自己究竟是谁。
越往南部走,唐的自尊心就备受煎熬,当汽车在半路抛锚的时候他向公路对面望去,一群和自己相同肤色的人衣衫褴褛的劳种,看着自己西装革履眼中满是漠然。
一片寂静。
唐这时在想什么?我不知道,大概是一半对自我认识的考证,想去寻求归属感却对冷酷的目光充满了无奈,另一半则大概是对自己种族的思考与同情,自己到底还能为争取黑人的权利做些什么?
而有趣的是,那些人眼里,唐好像并不是他们的同族……
一路追寻Who am I的答案最终在本剧的主人公托尼·利普身上揭晓。
这南下的旅途同样也无时无刻的改变着托尼,而面对唐的感化,他也像一位开锁匠一样慢慢的撬动锁芯,打开唐尘封的心扉。
托尼原本也是对黑人深恶痛绝,不认为他们配有人的权利,从开篇扔掉家里黑人用过以此的杯子就可见一斑。甚至亲戚断言和黑人一起生活他坚持不过两个星期,然而为了钱,一切皆可妥协,毕竟不是每天都有26个热狗可以吃的。
当和唐接触后,他发现这个哥们儿和他所了解的黑人一丁点不相同:没有接触过黑人的音乐,没有吃过炸鸡,甚至从他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卑劣的品质。他的那些习惯完全是上等人所拥有的,当欣赏完唐的演奏时,托尼被极大地震撼了。
原来种族是不分你我高低的,唐对钢琴的造诣足以称得上伟大,绝世的天赋,优雅高尚的人格。托尼此时不仅摒弃了之前肮脏的观念,并且对唐充满了人格的尊敬和技艺的崇拜。这与后面出现的所有欣赏者不同,他们喜欢的是唐的音乐,而对唐此人却仍存着低视鄙弃之心。
而托尼真正从血液中去除了自己对种族的偏见,他尊敬的是唐本人,无论是他的缺点和优点,托尼都可以做到挚友的包容。他弥补的恰恰是唐最缺失的,这也是唐和托尼珍贵友谊的基石所在。
托尼既是唐这一路的观察者,也是唐的拯救者。他察觉唐的孤独和内心的痛苦压抑,他也为唐指明了一条返璞归真的道路,给了唐一丝丝对于小爱的勇气。唐从不缺大爱,对民族对国家的爱,他只不过是不了解自己,缺少的恰恰是平等的友谊,亲情和其他一切小爱。
托尼说:“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托尼知道,唐把自己锁到了一座城堡,城堡里终年积雪,日月无光。自己走了进去,带来一点点光亮,远远不够,所以,他想递给唐一根手杖,让唐自己从城堡走出,哪怕一步。
友谊最终改变了唐,也改变了托尼。托尼的市井在友谊面前冲散的一干二净。
在观众的眼里,唐和托尼最后出现了两次信任危机。
唐的两次态度却完全不一。
第一次当唐以为托尼要去和他的两个混混好友谈话准备跳槽时,唐的态度是极度惊慌失措的,立马提出条件准备增加待遇和薪金,他并不想失去托尼这位好友。而托尼的回复是:“不是说好了125美金一周吗?”“我在纽约店里干了一辈子,我明白这个世界很复杂。”
原来是托尼准备去拒绝两位朋友,正是这种举动和话语抚平了唐的心灵。使唐彻底的相信这份友谊。
当最后唐因为无法得到餐厅的尊重拒绝表演时。托尼面对利诱以及合同不能完成减少一半工资的代价时,毅然的选择和唐一起为了尊严而战。
而唐的态度也是极其值得玩味的,一丝丝戏谑的表情,夹杂着一句:“I' play, if you want me to.”
我是否演奏的按钮掌握在在你手中。
这时候唐则是完全相信托尼的,而托尼也丝毫没有辜负唐。给了大家都想要的那个答案。
托尼不仅一路改变着唐,而且更像一位不那么正经的导师,使唐对自己的黑人同族更加了解。也去除了唐心中本身的执念,对自己种族的刻板印象。相比白人,他之前一直在逃避的,不敢面对的恰是与自己相同皮肤的兄弟姐妹。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同时也是最令我动容的情节,也是南下之旅拒绝最后一场演出高潮之后的过渡,在我看来简直算是整部电影的二次高潮。
最后到橘鸟餐厅,唐为自己相同肤色的兄弟姐妹们演奏,放下了自己在白人面前的架子。此时应该是唐一生中最有归属感的演奏,他可以笑着跳起来演奏,放下了自己的包袱。而当他努力的做回骨子里的自己时,那些同族不像之前在黑人旅店的那些人对他极尽讥讽,反而是鼓掌,继而几位黑人陪唐演奏,整个餐厅跟着节奏跳起舞来。
血浓于水,无论唐再大家面前再怎么与众不同,他们流淌的终究是同一祖先的血液。返璞归真,真正的放开活一回才是唐最需要的。温馨,亲切,戏剧性的南巡结尾是对喜剧结尾的升华。
无论怎样,只要你迈出那一步,孤独也会离你远去。
唐本片中第一次在演奏中露出真心的笑容。
唐并不傻,托尼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唐又何尝不知道。托尼的一切所作所为唐都看在眼里,正是这种看透不说透,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在细节中愈发饱满。
我们不知道托尼没有把幸运石放回。
可是,唐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对于留白处理特别精妙,静默的场景,看着演员的肢体动作,有无限的思考空间供你去遐想回味。除了上文提到的车抛锚之后,唐和自己的同宗同族对视时的死寂之外。
还有就是当唐送托尼回家后,婉拒了托尼的邀请。而当唐回到了空荡荡的房间,面对一屋子的稀世藏品。此时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寂静,圣诞夜的背景下,在唐的屋子里,充斥的依然是孤独。
与之前在橘鸟餐厅的喧闹狂欢相比,这段静默时间自然对观者的感官刺激更加犀利。
最终唐还是听从了托尼的,“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唐踏出第一步,寻找托尼与他的家庭共度圣诞。
值得一提的是,托尼的家庭很完美。一位虽然性格不佳,但顾家并且深爱家庭的丈夫,点睛之笔则是那位善良宽厚,温柔聪慧的妻子。
“感谢您肯分享您的丈夫。”
“感谢您教Tony写的那些信。”
心中的积雪慢慢融化,同时更为了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