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的今世前身
文/张小晶
河东一声吼,地上抖三抖。
不知道诸位师友有没有亲自感受过“河东狮吼”的威力?从小到大,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点,我见识过三次“河东狮孔”,也至于后来遇到“河东狮吼”唯恐避之不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4391/92f9f95ba7455e9c.png)
其实,“河东狮吼”要追溯起来,还和苏轼大才子颇有渊源。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的时候,有一好友陈季常,在苏轼危难之际经常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4391/0db3b432f9034aa5.png)
此人为人忠厚爱热闹,家境富裕,像很多富家子弟一样,把酒言欢的时候,喜欢请美女跳舞助兴。季常有一妻子姓柳,对丈夫的此作为比较善妒,但古代女子不能登堂,因此,柳妹子就用木棍在墙上大声敲击以警示丈夫。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4391/f982f07afc2b52e3.jpeg)
苏轼和季常玩的比较好,因此写了首《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以此调侃季常“妻管严”,在古代“河东狮吼”某种程度就是妻子对丈夫之间的一种小情趣,外人不好评说好坏。
演变到现代,更多是一种悍妇对他人的无理取闹,颇有泼妇的架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4391/13235f0adaaf7cd3.jpeg)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读书的女孩子的认知是谦和有礼,落落大方,完全不觉得她和“河东狮吼”沾半个边,只认为她是我儿时在乡村见到的一名白丁泼辣村妇的一类人。
直到上大学和参加工作以后,分别遇到两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父母都是双职工,才彻底刷新了我的三观。两个人外在看起来大大咧咧,却常常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4391/011cb02642aced07.jpeg)
一次,凌晨快十二点了,一妹纸点外卖,外卖小哥路黑不识路,走到小区找不到楼栋数,在楼上的妹纸把电话接起来就是破口大骂,整个楼层差不多都能听到唾骂声。最后的结果是外卖哥被痛骂一遭,送到的饭被退还,妹纸自己也在那里一直生气,同住屋檐下的人也只能打马虎,却也深感沉闷。
一个人的修养和学历不是绝对的强联系,只和内心为人着想的善良相关,愿生命中少遇到一些充满戾气的人,如果遇到请远离这样的“河东狮吼”之人,除非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愿百般受刁难。
@小晶太阳的故事,我是一枚热爱文字的新闻女孩,透过文字去感受世界,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