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5分钟,让自己无限接近理想!想象的威力和在学习上的活用方法

我们都不重视想象·潜意识的力量,不是没有想过,而是不能持续的想。
心想事成不是一个玩笑词,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被称为“世界能力开发第一人者”的美国教育学家Robert Griswold,曾在他的著作中写到过这样一个实验:
美国的马克斯韦尔·马尔茨博士等让75名选手持续20天不做实际练习,只靠想象技术动作的训练,20天后的测试结果,这75名选手和另考实际训练的75名选手,在技术力的提升率上几乎是相同的。
是的,想象有着令人恐惧的威力。
日本的跳跃滑雪选手葛西紀明,20年的训练经验,8次参加冬奥会获得好成绩,他这20年从没有懈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在大脑中浮现理想的自己,反复想象自己的成功体验”。
我在很早以前看过一本书,记录着世界各国发生的真实UFO事件。
我已经把这本书的内容忘记的七七八八,连书名都不记得了,但是其中的一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孩子(好像是英国的),从很小开始就相信UFO的事,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固定时间每天在阳台上闭眼合手,在心理默念UFO出现,几十年后,奇迹发生了,UFO出现了。
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件事所要表明的意思却是真实的。
一听自己得了癌症,每天想着要死了,那么这种靠近死亡的速度就会急速加快(相反,那些持无所谓态度,该做啥该练太极拳的还是练,该吃啥就吃啥,不去想的人反而病情减弱,甚至恢复了的报道,我们也时有耳闻)。
信奉宗教,想象着能和真主会面的人,才会有把自身当做“人肉炸弹”的奋不顾身。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一个科学实验,参验者被告知将在他手里放上一块烧红的烙铁,实际上放的是一块冰块,结果,这个参验者的手被严重烫伤—你可以想象用过冰就能达到烧伤自己的意识有多难,但是有多可怕。
高尔夫界的传奇的Ben Hogan(1912年~1997年),Jack Nicklaus(1940年~)们,每天都会花时间固定做的是挥杆的脑内图像,想象着大脑向肌肉发出指令时的样子(实际打球挥杆时,肌肉就会自然“想起”挥杆的方法和步骤)。

所以,
1、如果你想做以某事为目标,想作成某事,那么每天每天地想象自己一定能成功,自己成功后的样子,只要一直坚持这么做,这种可能性就会无限增大。
2、就如上面的马克斯韦尔·马尔茨博士的实验,和高尔夫界传奇们的每天的必修课的结果,大脑循环的国际专业科学期刊『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上刊载的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只是想象特定的行为,就能和实际行动这个行为一样地获得大脑活性化的效果”。
比如,在跳舞的时候,你如果被教练提醒和注意没有抬脚,然后你反复想象自己抬脚跳舞的样子,实际在跳舞时,你的脚会自然抬起来。
这就是通过想象训练达到“陈述性记忆”的方法。
“陈述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也叫手续记忆”,指的是反复同样的经验(所谓的练习)而获得的身体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的方法(即使十几年不骑,只要一骑上去,很快就会熟练),乐器的演奏,游泳的方法等,它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极不容易忘记。
也就是说,想象训练,具有附着在记忆上不丢失(忘记)的能力。
所以,学习完或者做完题目后,闭目回顾想起,把解题思路和过程在脑中回放一遍,然后有时间和岔开时间多做几遍同样的事,不仅能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更是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练习效果,只是根本不用用到手用到笔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