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底为了什么?
近年来,考研大军不断扩大,据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增加了37万,考研报名增加人数和增加率为近几年来的最高,并且非应届毕业生已经占总人数的50%,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
一
今年,河南贫困家庭女孩王心仪,以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她写的那篇《感谢贫穷》在网络上掀起了巨浪。
她在文中写道: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知识的力量,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
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母亲很早就教育我背诗、算数,让我比别人早一点上学,母亲盼望着我能更早的摆脱蒙昧无知。
而这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突破心灵,厚厚的雾霾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
考入北大对她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呢?
可以这样说,意味着“重生”。
意味着她不再只能穿别人家剩下的破旧且不合身的衣服;不会再只能与母亲弟弟同骑一辆自行车去上学,当车无法出门时,还要从白天走到黑夜。
意味着她能跳出小山村那狭窄的视野;意味着她能体会到不再每日为物质发愁的快乐;意味着她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去换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尊严。
这便是知识的力量。
二
也许你会说,现在社会发展得很好,在中国,除开那山区中特别贫困的五亿人口(这依然是非常庞大的一群人),其他的大多数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些人及其后代不用靠读书才去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同时,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没读多少书,却获得了成功,这是不是说明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读书比不上直接参加工作呢?
例如,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有的人从不读书,但其远见、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却那么卓越?”
在这里,我引用一段核聚老师的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中立即有了答案,然后简短迅速的写了一个答案发了上去。写得快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一边写一边惭愧的几乎写不下去了,于是尴尬的写完。但是这些故事,总能让人回味,因为这样的人的存在,让我多了一些希望。
他是:田家炳。
全国一百多所学校都叫“田家炳”学校,我家所在的城市就有一所田家炳高中。
这位香港富豪,为内地中小学捐资10亿多,被人尊称为“百校之父”。
起初做化工,后来做房地产,是香港有名的实业家。
他的远见、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的卓越程度是举世公认的。
可是,田先生只读到初中没毕业,因为家里穷,辍学了。
然后问题来了,田先生为什么如此厉害?
花了一百多块专门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了一本厚厚的田家炳传记回来研读。然而,别人写的,毕竟不如田先生的口述朴素自然。
从一段记者访谈中,我读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记 :无论是为人处世、管理企业、还是教育子女,您都极为推崇《朱柏庐治家格言》,是这样吗?
田 :你说得很对,《朱柏庐治家格言》已融入到了我的血脉中,也给我带来一生快乐。先父在世时就教我背诵和理解这篇格言。7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仍能琅琅上口,随便背诵出来。多少年来,有20多位大学的教授来拜访我时,他们都背不下来的东西,竟然被一个从10多岁就辍学经商的老人一字不漏背下来,他们甚感惊奇。
记 :这篇格言对您的经商创业有很大帮助吗?
田 :它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我的经营思想。我早年经商,后又转向工业,创办田氏化工企业,之所以离开商界去从事工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受到《朱柏庐治家格言》的影响。中国有句很难听的话——无商不奸。在商场上的确有些人为着争利润,各出奇谋,采取各种办法,甚至不择手段,以次充好,假货当真,或在质量上做手脚,或短斤缺两以欺骗行为促成交易。
我每念到先父教导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内的“刻薄成家,理无久享”等格言,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但在工业上因为要维持自己的产品水平,才能取得用户的长期信任和购买,特别是高技术、固定投资大的工业,必须建立好品牌,不容取巧,万一商誉做坏后,工厂很难维持下去,这是我从经营商业转为工业的主因。正因为我一向遵循《朱柏庐治家格言》和先父的教导,在创业中,始终以利人必能利己,己立才能立人的宗旨,赢得了各界人士广泛而长久的真心支持拥戴,才使得企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朱柏庐治家格言》和先父教导我的人生真理,同时也给我的家庭创造了无穷的幸福和快乐。在我的大家庭里,做到了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是先受良好的中文教育,尔后再留学美国、加拿大,接受专门教育,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这些都得益于《朱柏庐治家格言》和先父对我的谆谆教导。
记 :您认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田 :我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财富,而是人格。一个人要真真正正做到“暗室不做亏心事”,凡是怕人听到的事就不要去做,因为怕人听到的事一般都是坏事。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这句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果人人都能这样自律,那社会将更美好文明。我感到庆幸和自豪的是,我几十年来的工商业经营拓展中都做到了诚实为人,从不偷奸耍滑,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做的是诚信之事。也正因为我的人格正直光明,才赢得社会和员工的广泛认同和尊重,事业也因此得以一步步做大。
我们以为的许多“从不读书”的人,其实读书比我们猛太多了。
三
以上正反两例,互相博弈,相辅相成的,把知识及学习的重要性阐述得十分全面了。
然后回归正题,我们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自身更注重学习就行,为什么一定要考研?
换个方式来问就是:“为什么考研是更好的学习?”
在这里,我从考研能增强人的思维和品行这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一个问题。
思维
1.体系
考研过程中的学习是更为系统的学习。
比起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些零散式的学习,考研学习是对一整套体系进行由浅入深的结构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更具逻辑性。
2.学习方法论
查理.芒格,这个这个巴菲特都是为导师的人,曾经说过: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So if civilization can progress only when it invents the method of invention , you can progress only when you lear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考研的学习就正是自我总结方法论的学习。
3.总结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文章千古流传。
在历史上诗词歌赋文章书法做官都非常厉害的人不少,但一千多年以后还尽人皆知的不多。
苏轼,苏东坡,就是这样的罕见奇才。
说苏轼是奇才而不是天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清晰的记录了这个人是何等的刻苦,尤其是他的惊世才华源自何处,还有他那不为人知的惊人记忆力。
陈鹄在《西塘集耆旧续闻》里记录了苏东坡那惊人记忆力的奥秘。
苏东坡在记忆文章时先进行摘抄,摘抄之后在对整篇文章提取两三关键字。第一次先提取三个字第二次提出两个字,到最后能够完全记忆的时候,只提取一个字。
提取关键字的过程就是理解、提炼、记忆的过程,而背诵还原的过程是检验、增强记忆的过程。
总结是运用自己的话语体系,重新梳理知识的过程,这是知识内化的必经之路,只有总结过的知识才能被你完全吸收、掌握,并能为你所用。
品行
1.坚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非常需要耐力和坚持,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坚持,听起来很俗套的一个词。几乎所有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在强调坚持。坚持其实说起来和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支撑你坚持下去的是你对梦想的追求,你想要坚持下去,就必须有强大的毅力和决心。
也许你坚持了,到最后你可能没有成功,没有考上,但是你收获了坚持,你收获考研的整个过程。
考研,修炼的就是你这份耐力。
2.自我膨胀,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塑。
像马克思理论中发现的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在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考研过程中的自我膨胀,自我否定及自我你塑造造,完全符合事实的发展规律,所以考研过程不仅是对心智的磨砺,更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关于品性的塑造。
3.弥补与完整
对我自己而言,考研还是我弥补高考遗憾的良药,人生中确有许多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有关于亲情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有如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恨事:1.狠鲥鱼多刺,2.恨海棠无香,3.恨红楼未完。
但对于知识的“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一事却是我可以弥补的。
我明白,考研不是人生的万能解药,亦不是成长与成功的唯一道路,但我的这段路,走得无怨无悔。
以上便是我关于考研与学习的全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