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课改人请理性思考并从内心尝试回应这二十个问题!

2022-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红顺

[红顺视点]:课改人请理性思考并从内心尝试回应这二十个问题!

请你思考宏观层面10个问题

1、大的说当代代与未来技术与教育关系是"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小的说"多媒体″与课堂是“多媒体+课堂”还是“课堂+多媒体”?是整合还是融合?线上教学会成为新常态吗?混合学习、私人定制学习背景下,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学习这个空间"精装修″如何设计、落地?

2、邱学华尝试教学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窦桂梅三个超越等一代名师教学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是否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改革可以换发新的生机吗?以小组学习尤其是"学、展、点练、结"为突出特点的高效课堂模式增长点在哪里?一些实践日本佐藤学的合作学习共同体倡导的润泽安静课堂,在焦点学生观察合作教研分享后,暴露出学习问题如何破解?消费、移植名校、名师课堂模式"度"如何把握?课堂文化学习关系改革、教学模式与新技术使用、内容改革,三者是同心圈层关系还是并列关系?

3、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落实带来的新课堂是三维目标下的课堂的改良还是改革?核心素养已纳入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版,要更好落实课程核心素养,需要大单元统整的教学设计,请问在普通中小学,能常态驾驭单元整合的一线教师有多少?如何从专家叫好的大单元设计变成教师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课堂从追求一节节课战术高效怎样转向学科整体、单元的战略高效?

4、课堂改革选择1到N渐进式改革还是0到N创新式改革哪个好?双减背景下新课改将成为新趋势、新常态,"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看待观念水位的上涨及课改研究实践颗粒度变化?课改中钟摆现象存在吗?这一轮课改实施后对学生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预防?

5、有人认为现在课堂只有合作没有探究,有人甚至认为课堂只有合作形式,合作目的、效果没有达到,你怎么看?

6、现在课堂有温度没有高度、厚度,过度关注生成,忽视预设价值,你怎么看?如何实现课堂设计从高行为活动转向高认知活动?从基本教学改革到深化后的学习改造呢?

7、学会倾听与学会表达,学会自学与学会合作培养有先后之分吗?课堂追求"有意思"、"有意义"熟请熟重?与年级学段有关吗?课堂的"好玩"与"玩好″"度"如何把握?在认识技能学习中,如何兼顾非认知技能尤其是社会情感技能呢?

8、现在有人批判凯洛夫五环教学法有模式之嫌,那么一些课改学校课堂模式常期使用会不会出现类似状况呢?提一些基本理念、要求不能落地,一搞模式又会固化,如何破解?

9、新课堂尝导的新思维需要与其它行业思维"杂交",课堂急需植入的设计思维、游戏思维、戏剧思维、互联网思维等四种新思维,这四种新思维从学案设计、课堂实施视角落地有效抓手是什么?如何科学评估?

10、新课标修订版提出了学生学习要关注从学科逻辑到生活逻辑转型,那么两者度如何把握;另新课标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那么跨学科主题一人上还是多人合上?若一个教师上、对教师素养又提出了较高要求,那么有多少教师适应呢?

请你思考微观层面10个小问题

1、情景与情境有何不同?课堂是创设情景还是情境?学科创设真实情景就是生活还原吗?教具与学具熟轻熟重?

2、思维导图仅仅是帮助学生课堂学习记忆忆工具,还是有更多有待开发功能?思维"导"图与"图"导思维有何不同?思维导图与思维可视化可划等号吗?思维导图真的哪么神奇吗?对哪些年级、学科效果不大?

3、你赞成音美等技能课连排吗?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存在吗?艺术课只有纳入中招才能引起重视吗?它有副作用吗?

4、培优补差是个真命题吗?在课堂上同时完成培优补差可能吗?当今是扬长时代,补短板真有必要吗?

5、前几名真的能给后几名讲会吗?优生帮扶差生有何利与弊?帮扶能与讲会题划等号吗?

6、课堂上重视双基与重在发展思维矛盾吗?从三维目标到课程核心素养,课堂最大变化是什么?如何处理课程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关系?

7、教师备课重点应放在研究课标、教材(试题考点)还是学情上?从底年级就开展分层教学,高中招录取尺度一样,那么会不会出现学习阶层固化呢?对这部分学生公平吗?

8、课堂管理等同于课堂规则建设吗?如何进行情景、规则、工具三维学程设计?

9、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共生是五育的两个阶段还是同时存在?

10、如何整体设计实现课改、班改及校改一体化?如何从基于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走向深层次的基于合作小组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课堂上同一时空学科显性智商课程与依附流程的隐性情商课程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呢?

发问目的,旨在争论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中协作成长。

课改人只有理性回应这些本真问题,也许能找到课改"全优解″及"杠杆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