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期》读书笔记— {12-4} 市场周期——集周期于一
本章第四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泡沫和暴跌的概念,以及二者的金融表现及其中的实质原因。
【泡沫】与【暴跌】
当市场持续上涨且累积涨幅相当高的时候,市场被称为“牛市”,当市场持续下跌且累积跌幅相当高的时候,市场被称为“熊市”。
牛市如果还继续涨的更高,就成了大牛市、狂热大牛市、疯狂大牛市。
熊市如果还继续暴跌,就成了大熊市、危险大熊市、恐慌大熊市了。
用现在的词来讲,极端大牛市是泡沫,极端大熊市叫崩盘。
【泡沫案例】
1.南海泡沫
南海公司承诺偿还英国的全部国债,它垄断了英国和南美洲的贸易,结果南海公司的股票在1720年火爆了整个大英帝国,半年上涨了8倍。
2.1995年到2000年,市场上出现了高科技泡沫、互联网泡沫和网络股泡沫。
3.房地产泡沫和抵押贷款泡沫。
【暴跌案例】
1.股市大崩盘: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1929年股市大崩盘,引发了一场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2.房地产和抵押贷款在2007年后开始大崩盘,引起全球股市大崩盘。
【大涨与泡沫区别】
并非每一波大涨都是泡沫。例如:20世纪60年代市场狂热追逐的“漂亮50”成长股。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泡沫例子。它的表现是:大家都相信,对于那些资产来说,“根本不存在价格太高这回事”,你不管用什么价格买,肯定都会赚钱。
【明智的投资原则】
1.算对价值,用数据分析计算清楚价值区间究竟是多少。
2.买对价格,坚持只有当价格低于价值的安全边际相当大,以及投资吸引力相当大时,才会买入。
任何一种投资举动,如果不是建立在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上,只是建立在一种空泛的概念上,就是不理性的投资。
【投资损失的原因】
“股市至理名言”:这些公司都是超级明星,你不管用什么价格买都不会赔,只要拿住了,它们将来肯定能赚钱。
任何时候,投资人不管价格高低都愿意买。这种做法都是基于情绪和从众心理的,而不是基于冷静的分析。
“什么价格买都不会赔”的下场,根本没有任何资产能好到价格再高也不会被高估的地步。这就是投资损失惨重的原因。
【产生泡沫与暴跌的关键因素】
“价格再高也不会赔”,是产生泡沫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泡沫的显著标志。同时,在泡沫期间,加杠杆或者配资是非常不理性的表现。
“什么价格买都不会赔”,是泡沫的终极成分,也是市场过高的铁证。
达到泡沫,很多投资人最终输给涨幅,高价买入,最后导致巨大亏损。
事实上,本篇内容与上一篇“牛市与熊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泡沫与暴跌都发生在牛市与熊市的极端时期,是非常明显的牛熊标志,也是很好的市场特征。
市场周期识别的明显特征,在低买高卖的过程中,一般卖不到泡沫阶段,除非阶梯式卖出,但也很难。能吃到鱼身就很不错了,毕竟太贪导致的就是极端性的损失,要守住胜利的果实。
崩盘时期,即熊市底部,通过对比分析前几轮周期的底部一般可以判断位置,但是有多少人是理性买入的。
已经是底部了,可人们跌怕了,还觉得不是最低点,都在等待更低,导致错过了很便宜的钻石坑。
泡沫与崩盘还会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赚取胜利的果实,买到便宜的筹码,不断积累财富,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