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日志(5)
楼下平房一户人家,男主大约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不知是作甚职业的,夏日打他门前过去,隔着纱窗,看他坐在屋里临帖或电子琴;有一阵子门口嵌着一块地砖,上刻着:艺术家入口五个字;不知何时撤掉了,某日,他临习了一副怀素,贴内防盗门上,内推,防盗门是老式的,中间是镂空的,关门也可见点划;我每晚下楼丢垃圾他都把铁门打开,大门冲外,便可见其临作;以我的眼力来看,尚在很初级的水准,爱好者嘛。贴上去,时时让人来观看,大约是想让人知道。
我想如果他是搞艺术的行当的,大体不会混得太如意,属于不得志的艺术家之流,那么大半是希望有知音,所谓曲高和寡,在胡同里,大妈大爷的,住在逼仄的大杂院里,大概是欣赏不来的。或有写书法课的孩子,多半在篆隶,功课催逼,能喜欢的不多。
我另外的揣测有点恶意了,某年回村,我们村里受人尊敬的远明叔称赞他的儿子,虽然初中毕业,会作对联会写毛笔字,非拉着我去看,你大学生,见多识广,你给评评,我能说啥,屋里,远明婶已经泡好了茶,我能说啥,只能称赞,不错不错。
我下楼丢垃圾总不能隔着纱帘,说,哥们,我也刚练字,你似乎该先入篆打打底...
不是招人烦吗?
以前老乡里面有一个书法家,每次出场都带着一个书法的套装,穿着中式服装,商会活动什么的,他就上场表演挥毫泼墨,写毕,有两人拉着他的作品,说能多少万一平尺云云,当今书坛还像几万一平尺的没几个,就像胡适说的:久假不归。
我那会不通人情世故吗,私下有老乡问起来,我就不假思索说他是江湖体,没临过帖之类的。这话要传到人的耳朵里去,不是砸人饭碗,招人记恨吗?
传武大师不下场比武总是神乎其神的。
我很清楚自己的斤两,我也发圈晒晒自己临的字,有不少朋友真的假的赞一下,但我很清楚还没入门呢
读贴多了,见过高手,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记录下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前后对比。我对比三四月份水布上写得,很能看出自己的进步来,颇感欣慰。
无知者无畏,在那个行当皆是如此。
题外话,这几天一人弄两个孩子,焦头烂额,尤其姐弟动不动拌嘴打架,最后发现里外不是人的是我这个当爹的。
真是儿大不由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