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2024-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若莲花

与儿子共读书共成长——读书笔记《认知觉醒》(33)谈谈从日志到反思

我有个20多年的习惯,每天记工作记录。

二十多年前在某一天(非常具体的年月日)的上午8:00,我开始了第一次记工作记录。

那年,我有了个人的工作电脑,我的工作职责有好几项,为了不遗忘工作内容,也为了能及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我就在那天上午,打开电脑,使用还不熟悉的Excel表记下了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

这个表格非常简单,就是日期和工作内容,当天下午下班的时候,看看完成了哪些,没完成的哪些,简单分析思考一下,把完成的写上“已完成”,未完成的写上原因,再复制到第二天。

于是,从那天开始,一直记录到现在。

也就是说,这二十多年里,我所有在工作时间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一项不落地记载着。

轮过岗,职位变动多次,也曾在不同的单位任过职,但是这个工作记录一天也没有中断过。

从工作的角度讲,好处还是很多的,你也能想象到,我就不赘述了。

这次将近两个月认真阅读《认知觉醒》,尤其是今天的内容,我还是有不小的感慨,或者受到点刺激。

一是作者的利用和收益比我大太多了。

他从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我也几年前买了且阅读过这本书)、成甲在《好好学习》中受到很大启发,并开始践行。

二是作者的重点是从日志到反思、复盘,做得非常合理,非常有效果。

我只是在工作记录上比较完整,个人的事情记录得不全面,虽然后来也加了一栏“个人事项”,但是仍然以工作为主。在反思与复盘上,没有当成必须要做的事项和程序,因此,效果不明显。

这两点的认识,提升了我的认知,也促使我立刻行动与改变。我在家里的电脑上,开始记录个人每日事项,特意加一个栏目“每日反思”,先保证每日至少反思出一条不管大小的实实在在的内容,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收获肉眼可见。

惭愧的是,我没有做出自己满意、他人看得见的可喜变化,自然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就是给儿子说这些道理,也是底气不足。

至于每日反思怎么做、有什么好处、意义,书中写得非常透彻,一看就懂,如果你感兴趣,就仔细阅读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