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三堂”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在哪里?在学堂、祠堂、中堂。学堂教人读书明理,祠堂教人敬天法祖,中堂教人仁义孝悌。
学堂文化至今得以繁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
清华学堂 学堂祠堂文化指的是以祠堂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海外移民与祖国家乡的关系,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祠堂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
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香火说起中堂,农村人一定不会陌生,每家每户都有个中堂,俗称“堂屋”,又称“中央间”(因中堂均设在房子最中间)。正壁会有“香火”,上书“天地国亲师位”等燃香供奉。而城市居民多称中堂为“会客厅”,只是“天地君亲师位”的“香火”多为电视机所占。会客厅,字面很好理解,就是招待客人的地方。那么,农村的“中堂”又有哪些民风民俗呢?
农村人家的中堂一般都在靠照壁的地方摆一台搁橱,搁橱上面摆放一个座钟。座钟两侧摆放花瓶、插花等摆饰,有的也会摆放一台小电视机。在中堂正中央摆放一张八仙桌,四条“四尺凳”。近年来,随着农村家庭生活的逐步改善,许多八仙桌已经更换为大圆桌了,“四尺凳”也更换为一人独坐的椅子或圆凳,一张大圆桌一般可围坐10-12人。桌子两侧若还有可以摆放物件的空间,许多家庭会选择一套茶几,以便客人到来喝茶之用。
堂屋中堂照壁上必须张挂字画,这要按照每一个家庭的特点或喜好来张挂字画的内容。比如有的人为了招财进宝,预示吉祥,就会选择“财神爷”之类的画作。而有的人家也许有新人刚刚结婚,则会选择“送子观音”之类。但更多的人家则选择领袖画像。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张挂毛泽东主席的画像,画像两侧的对联是“紧跟毛主席,永远闹革命”,横批“毛主席万岁”。如今,虽然已经进入新时代,但这样极具特色的中堂布置还经常可以看到。可见,人民爱戴领袖的这种情怀已经成了一种民风。
中堂文化还可以从屋柱对联上可见一斑。稍懂对联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堂对联的意义跟大门上的对联是必须有所不同的。中堂屋柱对联根据每个家庭特点,因人因时而异,有写励志的、有写时事政治的,有写生肖的。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类对联勉励大家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是深受人们喜欢的对联。然而,我在某地看到过这样的对联“祸不单行昨天行;福无双至今日至”居然贴在家门上,虽然,从字面理解,意义是无可厚非的,但“祸不单行”这样的词贴在家里,免不了让人心惊肉跳。因此,一个中堂整体是否和谐,必须从中堂挂画、屋柱对联和桌椅的摆设、布局各方面来考量。一个赏心悦目、温馨可人的中堂,就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客人坐着喝茶、聊天,就会感觉很舒服。
正堂……周林说到坐,还得说一说中堂就座的规矩。中堂上首是主人的位置,一般不允许他人就座。只有在主人招呼下,才可上座。比如,外甥去舅舅家拜年,舅舅或舅妈高兴,会说“外甥皇帝来了,坐上王头”,这时,外甥是可以坐上首吃饭的。或者有领导登门、有辈分比主人家高的贵客驾到,在主人礼让下,也可以坐上首。另外,如果家里办喜事,比如娶儿媳妇之类,儿媳妇的兄弟和主人家娘舅等必须坐上首。
说完上首,再说侧座。侧座以进门的右边为大,左边为小。所以,就座时也是要以辈分大小依次入座的。如果身份卑微、辈分小的人坐在了进门的右边,别人会觉得此人不懂规矩。当然,这些都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陈旧习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
然而,中堂文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我国农历春节的一些习俗。除夕夜谢年,是中堂文化最浓重的一笔。除夕夜,父亲一般都在凌晨4点就起床,清洗事先备好的猪头、鸡等,放进锅里煮熟备用。然后将猪头放在箧盘里,并用小碟盛好馒头、米馃、青菜、豆腐、猪肉、米饭等。谢年分为谢天地、谢祖先、谢灶王爷三部分。谢天地时,将中堂的八仙桌抬到靠近大门处,在靠近大门一边的桌沿用装满大米的米升压住一张红纸一边的中间,米升左右(即红纸两头)则各放置烛台一个,使红纸垂挂下来。在桌上依次摆好三杯酒、青菜、白豆腐、油豆腐、馒头、米馃、猪肉、全鸡、猪头等,酒过三巡,焚烧三张黄纸,即告仪式结束。谢完天地,再将祭祀用品转移到各自的宗祠祭祀祖先。
张之洞中堂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各地有各地的不同风俗。
中华传统文化有其极深的内涵和悠久的传承,在中华传统“三堂”文化中有丰富的内涵,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追寻中华传统“三堂”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堂教人读书明理,祠堂教人敬天法祖,中堂教人仁义孝悌。对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