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读书笔记大数据物联网

《爆裂》I互联网时代的九大生存原则

2018-09-23  本文已影响64人  大卫和保罗

 

《爆裂》一书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员伊藤穰一和《连线》杂志主编杰夫·豪共同出版。全书提出了关于未来世界九大颠覆性的原则,之所以用颠覆来形容,是因为这九大原则几乎重新定义了现有的常识。

本书提出的”原则“与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欧的著作《原则》我认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是更具体化的一种延伸,是在行业及方向上的实例,他们所提出的”原则“都是从自然延伸到人类社会,再具体到某个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是创新的代名词,是创造未来的实验室。它有一群“疯子”,它的研究方向就是“没有方向”,它创造出了许多影响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在诸如如何穿戴技术、人机交互、情感计算、3D打印、编程教育等领域不断推出突破性的成果。从音乐、阅读、电影到人工智能和各类识别技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已经覆盖了超过80%的互联网生活。

伊藤穰一则是这群”疯子“的领头人,他曾被《商业周刊》评为”25位对网络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牛津互联网学院还为他颁发了终生成就奖,同样杰夫·豪也是一位极富远见的思考者,他们的洞见极具颠覆性但却是对这个充满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社会系统最好的应对方式,忽略这些原则一定会让你落后于互联网的”新体制“。

内容简介

 

作者伊藤穰一和杰夫·豪在《爆裂》一书中向人们提炼了九大颠覆性原则原则帮助人们应对当下社会的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们分别是: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以及系统优于个体。

涌现优于权威

 

在传统体系中,从制造业到政府部门,大多数决定都是由顶层做出。尽管雇员们或许被鼓励提出产品和项目建议,但处于权威地位的经理和其他人会咨询专家,再决定采纳哪些建议,这个过程通常很缓慢,想要突破官僚体系的重重包围,则一定会受到保守派的阻挠。

而”涌现“体系会让每一个具有独特的、让整个组织受益的观点及见解被共享,并能够在这一信息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互联网使得整个社会获取信息的成本被降低,从而使人们看待信息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互联网对社会系统的连接就像神经系统连接了每一个神经细胞一样,在生命系统中单个脑神经细胞自身是没有意识的,但相互连接后便会形成令人惊讶的网络,同样的效果发生在了当下的社会系统中,这就是涌现优于权威。

所以当下及未来的社会会更加鼓励个人的创新,未来需要的不再是专业技能和执行逻辑的能力,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想象的能力,是设计逻辑、设计想法、设计规则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创新在这个时代会如此受到资本的追捧,资本甚至愿意对仅仅是一个想法的”项目“下注。因为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助推下,我们看到了太多想法最终改变了社会协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有的改变了我们实现需求的方式,有的甚至创造了需求。

拉力优于推力

 

同样拉力优于推力这个“原则”或者说是“现象”也是因为互联网的覆盖而导致的改变,“拉力”的思维指的是先有需求,再将有用的资源吸引过来,从而使得世界从“资源储存”向“资源流动”转变。

 

分布式的、来自底层的主动需求比自上而下的被动推力更有价值。一个极具创意和价值的想法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之后,会使得几乎所有的资源主动倾斜。拉力优于推力解释了为什么在当今的商业赛道中,聚光灯只愿意打向头部选手,强者如黑洞一般疯狂的汲取资源,不,不应该说是汲取,而是各种资源主动地去拥抱强者,而不是再像之前的社会一样,有能力的强者需要先堆砌资源,最后投放市场。当今的社会更注重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快速试错,迅速建立模型,在汲取资源后再去完善这部“机器”。

指南针优于地图

 

在本书的原则中“指南针优于地图”最容易引起误解,事实并非如此,指南针是比地图更加灵活的工具,需要使用者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找到自己的道路,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不断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详细的“地图”反而可能将人引入“密林深处”,带来不必要的成本。

“指南针优于地图”战略不仅可以让创新者在探索新理念的同时不偏离目标,帮助学习者从全局角度出发理解遇到的难题,也可以让个人和企业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设想和环境。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世界上并不存在“生存宝典”,我相信《爆裂》中提出的九大原则在未来的未来也一定会被再次颠覆,所以面对未来你必须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思考:

降低你的决策资本、降低你的损失下限,去寻找黑天鹅,去寻找赛道,就像书里所说的指南针,去寻找正确的方向,在这个方向里面运用第一条原则(涌现优于权威)去做投资,去做尝试;

思考结果大于可能性,你可以用你的数学期望,但你不要过多的相信自己的判断,你要用创意择优,做成功率最高的决策,并重复做;

风险优于安全

 

 “风险优于安全”是“指南针优于地图”的延伸,“风险优于安全”并不意味着要让你完全不顾风险的存在,它指的是在互联网的渗透下,创新成本不断下降,风险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确保创意甚至是一个产品的草图的安全的成本变得十分昂贵,错失机会的代价正在不断的攀升。过去官僚化的审批程序不仅带来的是时间上的桎梏,更会带来资金方面不必要的投入,就像书中所举得例子一样,一个投资60万美元的项目,为规避“风险”做的可行性研究分析需要花费300万美元。这样的“程序”看似合情合理,却有可能令一家机构陷入破产危机,在这个时代乃至未来,存活与繁荣发展同样重要,创新中的安全已经不再是优势,敢于冒险对于公司和经济的发展而言变得至关重要。

违抗优于服从

 

这条原则字面意义上很好理解,历史中有很多杰出的发明以及创新都来源于“违抗”,书中便举了尼龙和透明胶带的发明,创造力确实需要摆脱束缚。虽然说好的创新者都具备质疑、发问、探索、违抗的特点,但真的应用到具体的场景时,我们不仅要有对事的思考,也要有对人的深入思考,“违抗”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和批判,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关注自己做事的目的,不要为了“违抗”而“违抗”,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为我们的“违抗”负责,有“依据”的“违抗”,这样不仅会提高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会激励他人追求卓越,这便是“正向偏差”。

吸引公司内的“正向偏差”人才,而不是试图自上而下强加一个新的规矩,这能够激励成员做出更大的创新行为,为公司植入创新者的基因。

实践优于理论

 


“风险优于安全”告诉我们如今等待的成本比随机应对更高,从理论上讲,理论和实践没有差别,而在实践中,却有差别。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在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属于自己的、在自己将要面对的领域中的一种应对措施,就像梁宁老师在他的课程中举得一个实例:

你可以在大公司中学到非常多的“套路”及框架性的东西,但有些“东西”仍需要用不断的感觉来感觉出那种你无法通过言语描述的“感觉”,就好比同样的“流程”下你和“大师”做的鸡蛋,同样的流程,同样的用料即便是一切都相同的情况之下,你做出来的鸡蛋就是没有大师做的鸡蛋好吃,因为实践中有太多的“细节”无法用言语描述也无法归纳为“程序”,所以不要做一个理论派,而是要拥抱实践,感受实践。

多样性优于能力

 


多样性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让你拥有多个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每个职场都需要多样性,多样性将使创新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书中列举的一群游戏玩家通过玩生物学家创造的一个蛋白质折叠游戏解决了长期困扰生物学界的难题。证明了“多样性优于能力”使得跨领域的成就成为可能,且在这个时代中同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时代的迭代速度太快,基础的知识会满足我们的生活,但是创造不出未来,当今社会的正确应对方式应该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提问不仅能够让你意识到你的“能力边界”,也能够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扎克伯格的成功也得益于他提问的能力,他会正确的提问,他不是为了得到肯定或者得到明知道会得到的答案去提问,他想得到他不知道的答案,并试着去理解,所以在这个时代你应该去做一个创新者,一个有空杯精神的人,一个能用你的知识或者用你想要去连结的知识连结不同领域的人。

韧性优于力量

 

拥有韧性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能自由把控并在遭受打击后快速恢复,它的经典例证是芦苇和橡胶树的故事,飓风肆虐时,钢铁般结实的橡树被连根拔起,而柔软、极具韧性的芦苇弯下腰,待飓风过去后又迅速生长。

通常而言,大公司就像橡树,自身变得强大以抵御失败,他们储备资源,实施层级管理、僵化的发展模式和五年计划,旨在使自身免于混乱。它们认为

相比风险,安全更重要;

相比拉力,推力更重要;

相比涌现,权威更重要;

相比违抗,服从更重要;

相比指南针,地图更重要;

相比系统,个体更重要;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软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他们处在全新的领域,周围的变化也很快,以至于小心规划反而会使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它们虽然经常面临失败,但是它们的容错率非常高,因为每一项决策所需的决策成本非常低,因此能够从失败中不断学习经验继续前进。

系统优于个体

 


“系统优于个体”指的是创新思维,负责任的创新不只需要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要持续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整体影响,以及理解人、社区和环境的关系。前几代人的创新主要受涉及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的问题驱动,未来,驱动创新必须考虑到创新潜在的系统影响。

就像是无人驾驶汽车,汽车本身只是一个“个体”,驾驶它的人工智能才是一个“系统”,基于“个体”的方法设计无人驾驶汽车,得到的至多是昂贵的玩具,或被设计成能使车企利润最大化的货运汽车。然而,利用基于“系统”的方法才能够无缝衔接地融入其他所接触的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给人类生活带来变化。

《爆裂》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收藏地干货,在里面你不仅能够看到伊藤穰一在不同领域的造诣,同时本书颇具娱乐性、因为有丰富的案例在新知性为重要前提的情况下,可读性也非常强,不至于枯燥,在书中你不仅能够看到一群“电竞玩家”破译了折叠蛋白,你还能够看到中本聪是如何发明了比特币,它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但是原则只是一种思维模式,就像心理学和数学一样,都是“工具”,因此学会如何使用即在这之上填充上属于自己的实例而不是生搬硬拽的套用才是关键。《爆裂》是一本值得推荐、收藏的好书。你能在当下非常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和“蛇吞象”的现象中看到伊藤穰一和杰夫·豪原则的应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