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孩子的文言文阅读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今后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比例加大,应该是个趋势。因为语文考试难度增加已是定论。这与国家重新重视传统文化有关,也与教育上对母语的重要性的发现有关,二者会同时作用于高考的改革。
高考就是风向标和指挥棒,当然现在虽然都说要重视传统文化,要重视语文,但是否会落实,是否能延续,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说不定几年后风向又变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讨论这些,并不是为了“贩卖焦虑”,我是假定如果文言文对孩子有用,探讨一下什么样的路径可能是可行的。但这个“假定有用”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可能是不一定成立的。
不那么功利的角度,是因为传统典籍都是文言文写的,作为一个基本能力,希望将来孩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时,语言不会成为拦路虎。
可以跟英语阅读作一下对比,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孩子能自主阅读《哈利波特》,就基本可以认为他已经具备了英语阅读的基本能力。
那么文言文呢?这个类似的“及格标准”应该是什么?
我觉得是某一本史书,比如孩子能自主阅读《史记》或《资治通鉴》或《三国志》等。
但不同点在于,英语有丰富的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可以从绘本开始,慢慢过渡到桥梁书,再到章节书,每个阶梯都有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书籍,孩子很容易找到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材料。
文言文的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太少,与英语及现代汉语的阅读材料根本无法竞争。所以,父母引导的过程就很关键了。
伴随着文言文阅读的体验,也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比如很多学校要求就是背《弟子规》,说教意味很浓。
传统上正经的教科书只有四书五经,扩展到十三经也没有几本,这就是古人毕生要学的“学问”。但我们现在“语文”只是众多科目之一,而文言文只占了语文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这上面的研究比不上古代读书人,是理所当然的。
我前面说的“及格标准”是能自主通读《资治通鉴》,这个要求也许太高了。即使是大学里中文系的学生,如果不是自己有兴趣,通读过成本史书的估计也不多。我由于某些原因,在大学里自学过《古代汉语》,大概了解大学里对文言文的考察其实也是非常浅的。就像我有同学在中医学院,也很少有学生通读过《黄帝内经》。
所以如果能在高中达到这个“及格标准”,虽然绝对水平还不算高,但“相对水平”已经很高了,应付高考应该不成问题。
其实目前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难度,是比不上现代文阅读的。因为文言文大体上只考语言层面,不会太深入。将来预计难度也不会超过现代文阅读,只是比重有可能提高。
对于我们现代人要学文言文,其实和学一门外语的难度已经差不多了(有人研究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差异,比欧洲某两个语言的差异还大,那么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差异应该还要更大)。
好处是我们使用了相同的文字载体:汉字,这个相当稳定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个载体,估计古代汉语在现代就变成少数专家的专利了。所以普通人有机会读懂几千年的人写的书,在这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至少要珍惜一下吧。
语言的学习依赖于语言材料和使用环境,这对于孩子学习会有相当的困难。最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是绘本,但文言文没有绘本!其次,文言文所描述的社会,距离孩子会有些远,缺乏体验和相应的知识,理解起来会非常费劲。
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如果将来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超过对英语重视的一半程度,“文言文绘本”应该是个很大的市场空间,只不知哪位出版社的编辑有慧眼把这个新品类给挖掘出来。材料可以选自于《聊斋》、《世说新语》或者唐传奇小说,也可以选自《战国策》等史书中的小故事。甚至只要有需求,催生出用文言文来写作的新小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如果对文言文的重视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个自洽的生态。到时就不仅仅是只有考试的作用了,因为大家都懂,就可以衍生出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形成相应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当然,要承认这样的生态形成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有用”或“没用”是根据价值观而定的。大陆这边过去几十年,对于传统文化是一种蔑视或敌视的态度,如果将来懂文言文是有一种“有文化”的象征,那么即使没有“实用价值”,也会有人去学的。类似于,会骑马在现代社会没什么用,但很多所谓的贵族学校会教,并不是为了实用。
回到现实中来,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门槛是语言关和文化背景关,小孩子两个都不懂,那要从哪里开始呢?
答案只能是“读”和“背”。
说到这个我其实很有点矛盾,我的教育理念还是偏西方的,对于“死记硬背”有一种排斥。
但这个是千百年来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在目前没有相应的环境和工具的前提下,要在孩子的头脑中“架空”形成一种新语言,其基本材料只能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以后如果整个社会形成氛围,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如“文言文绘本”)另说。
读和背都是为了形成某种“语感”,这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但在语言教育中,应该也是共识了。
学英语,用背儿歌积累语感,也是很多人的共同经验。
我们可以使用的材料,如《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不一定都理解,先背下来再说。对于文字排列的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会在头脑中形成印象。
还有一种常见的材料是古代诗词,但诗词的问题是它是很规律的韵文,有很多规则,在写作时候,是需要反复修改提炼的,与一般用于叙事的文字,还是有一定差异,所以并不是很适合用来当学语言的主要材料。
而蒙学教材如“三百千”等,虽然也算是韵文,但没这么明显,而且背诵的难度较小,形式上会更适合孩子。
那么大概可以归纳的出来的路径,小学一年级起可以读背“三百千”、《声律启蒙》或《笠翁对韵》,《弟子规》有一定争议,可读可不读。小学高年级可读背《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
这是相对稳定的“背”的材料,但还是要有“泛读”的材料。这个可能就更看个人的选择了。
《周易》和《道德经》之类的“玄学”,也要先排除掉,因为就算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最好是语言和文化背景一起学,比较形象生动,有一定的趣味性最佳。然后,最好可以整篇或整本地读,太过于零散是很难形成语感的。
我自己给孩子试过《世说新语》、《战国策》,最近的打算是先读《诗经》,然后是《论语》,然后后面再选一本史书来读。
《诗经》国风属于“民歌”,当时很普遍的一种表达方式,尽管是韵文,离当时的口语不远,可以用来理解当时的人们关注的是什么东西。
《论语》是对话体,相对比较简易亲切,用于理解儒家的主要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者都是“源”,从“源”而“流”,就会比较顺。
另一个泛读的途径是读小说,比如读《三国演义》,如果孩子感兴趣,继续读《三国志》。
之所以讨论这么多,是因为以我目前的情况,通常不干涉孩子读什么书,但和他约定了每天陪他20分钟一起读书的时间,还要兼顾英语和文言文,这20分钟对我来说不能浪费了,所以只好先规划好“理想”的计划,然后尽量往这上面靠。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