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简友广场想法

2021-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Amanda_Suzhou

这些年我一直很怕过节。

端午、中秋、春节、元宵。

都要想着法子对付同事“你怎么不回家?”的关切,甚至有过,我跑到其他地区的酒店躲了两天。某次,厂长针对我不回家多说了一些话,我愤而指责他:“你有什么资格管别人家庭私事!你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也没必要知道!”

这些年,除了父母生病、发小结婚,我没有回过家。原因一言难尽,于我是不被侵扰的安宁,于家是减少许多浪费气力的指教。

除夕是最难熬的时刻,但久了也习惯了。

我并非铁石,恰恰相反,正因为比常人多了许多细腻善感,才更容易受到刺激和伤害。为了自我调解,我读过许多原生家庭的书籍,也听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解析,最后得到的答案都是:疏离以自保。

这些年,除非万不得已,不敢打扰他人、不敢请求帮助,或许因为经历过困难情境孤立无援的情况,我害怕被拒绝,并因此产生失望或愤怒情绪。人性经不起推敲,特别是在你落魄时刻。

这一谨小慎微弱点的另一极端是,因为缺少,太容易被廉价的语言或小恩小惠所感动,不察人性之复杂、善变和凶险。

最终变得越来越不爱谈和工作无关的话题,他人不知你的弱点,自然少了攻击点。

孤独也是一种安全,尽管她和落寞同生。

我何尝不羡慕那些烟火升腾、欢聚一堂的幸福,那些家族握起手来共同抵御生老病死的安定感。但求不得乃人之常态。强求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于是我种下一棵树,希望扎下根、抽枝发芽、拔节生长,一步一步长成顶天立地的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