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践行读书道学•国学•养生

每年读100+1本书

2016-12-12  本文已影响164人  观复知常

文/观复知常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大量阅读,又有很多人确实是这么做的,现实却告诉我们太多的然并卵。

今天我要提倡的是每年读100+1本书这个概念,100本好书+1本思想经典(100本是个概数,反正我读不了那么多,流览、微信、简书的算上差不多哈)。

从小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记得俞敏洪在大学期间看到他班长疯狂读书,他也要跟随赶上,大学努力的赶了四年,读了800多本。据他本人说,当时不但没赶上,好像还拉开了距离,好有挫败的感脚。不过好在俞大侠当初读的不是鸡汤文800多本,而是货真价实的好书,即使没赶上他班长的水平,也为他今后的升华埋下了种子,可以发芽成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当然收获更是满满的。

俞大侠算是好的,至少在后来生根发芽还成就了,更多的是被埋没在书山文海的汪洋中去了,此生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我的答案是:没有基础,再多的砖也建成不了上层建筑。说的更形象点,没有设计图,怎么建东方明珠。

底蕴不足是现代很多人的通病,为什么鲁迅可以成为大家,钱钟书可以成为大家,胡适之可以成为大家,因为他们的底蕴深厚啊。为什么王思聪可以发展起来,为什么小米可以成功,为什么支付宝是我们的支付方式,因为人家有底蕴。你没有底蕴,即使给你这个机会,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举个例子:我看钱钟书的文字,他的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据说都不用查文献的,记住多少章在多少页,我滴个神,太膜拜了(不过也正因如此,后来我不喜欢看他特多引用的文章,相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些自己构建自己思想的,你的思想可以来源经典,但请不要没事引经据典,那些经典我都没看过啊)。据说有个专门研究红学的某大师,一次因一个疑问而请教到钱钟书,结果钱给他的解答是在什么本上多少页是怎么说的,知识丰富到这种程度,直接把人家研究红学的人吓蒙了。

这就是有底蕴的体现。

底蕴为书?

那么底蕴到底是什么?

还是举例子:我们都知道胡适之擅长写文章,且读来不知不觉间别有一番味道。但你知道胡适之最擅长什么,据说他有段时间研究《水经注》,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次演讲,他无意间提到水经注,结果愣是把演讲讲成了水经注研究了,融入血液骨髓了。所以胡适之的底蕴在研究古代思想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三观,才写出流淌的文字。

鲁迅小时候把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二十四史等高质量的书背了个遍,才有那么深的底蕴,写出那么深入骨髓的文字,以笔为枪,所向披靡。

底蕴是有很高思想层次的三观体系。

因此,在我们还没有很深底蕴时,每年读千本书又有何用,那仅仅是浏览而已。建立思想体系才是读书的当务之急,然而,提升三观成体系这又恰恰不是速成之事。

根据我的经验,建议大家每年读书的同时,选择1本可以给你三观带来本质提升的书,作为长期阅读的目标。这样每年你就可以读100+1本书,好似散文,形散而神不散,100本书属形,那1本才是神。甚至那1本体现神的书,你在读一遍时都可以放那里,让书本身睡大觉去。

然而,书是睡觉了你不能睡,在你读100本的时候,要有这个觉悟,这本书中有哪些属神的,在属神的那1本中有没有对应的章句,如果有,翻来品味品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去想想有没有属神的内容,如果有,翻来品味品味,品的多了该记住的需记住。得慢慢的把书的神变成你的神,融入血液、融入骨髓,然后每年再看100本书时,就可留个意哈。

当你品多了,你的思想、三观就会潜移默化的被升华,形成了体系,就好像那张东方明珠的设计图画好了。这时候再看的每本书就好似一块砖、一片瓦、一根钢筋,你得把她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慢慢的组成混凝土框架、装修的瓷砖,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这时的读书,才是有价值的读书,每年读100本好书,都是为那个神而服务,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底蕴。

手里的神终将带你看到光明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留下了好多的神,有道德经、阴符经、黄帝内经、易经、论语、大学、中庸等等。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可以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底蕴太深厚了,且被不断的传承下来,积累到每一代人身上,这是一个巨大的传承力量,传承着中华文明。

在每年100+1本读书计划中,我选择了道德经作为我的那个神,你会选择哪个神呢。


换个视角看经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