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道小美味,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001
入冬了,吃货的思维先想到的是冬至!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劲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南方的小城,有着自己的传统做法去过这个节日。
人们一般会在在冬至的前一两天做籺来吃!
002
籺,还是一种文绉绉的说法了。地方语言里,其实籺和“@”同音!
冬至前一两天,人们会一早起来,把提前碾好的糯米按量用水泡好。
然后便去圩市买回腩肉,再到自家鸡圈里挑个膘肥体壮的大阉鸡宰杀好。一切准备就绪,把腩肉和鸡扔进大锅里,架起柴火,便开始炖煮汤底。
这个档口,同时也开始准备做籺的馅料了!
煮汤籺的馅料,多用瘦肉、韭菜、香菇、木耳。瘦肉是剁碎的,韭菜切小段,香菇、木耳泡发后剁碎。最后,全混一块去,拌上适量酱油、盐、姜丝,下锅前,锅里放上自家种的花生榨的油,炒熟即可。也有人还会外加放上虾米仁和花生的。
香菇味与肉味的完美结合,再有花生油的香气来锦上添花,弄好的馅料,不用说小孩,就连大人都会忍不住先吃上几口,美名其曰:试试看够味了没!
准备完以上这些,一早泡着的糯米也差不多好了!这时就需要把糯米用米筛捞起来另放竹盖,待糯米的水差不多滴干,用洗抹干净的桶装起来,便可拎去村里碾米的地方打糯米粉了。
注意,这里的糯米是不会加入粘米的。做籺,全用糯米粉,口感会更Q弹,而且蒸熟存放也不会开裂!
打糯米粉是花不了多长时间的,除非你要排队。
以上所有活,一般是一个家人分工合作完成的。
003
等到糯米粉打好回来,爸爸或妈妈就会煮粉搓粉坯,然后一家子便围一起开始做籺啦!
大人小孩,七手八脚的,从粉坯那拧一小块粉坯下来,粘些生糯米粉,搓圆摁扁的,放上适量馅料,一边手托着一边手收边封口。
往往做完一半的粉坯,就可把做好的煮汤籺下炖好的腩肉、鸡汤里煮了。让一个人煮,其他人继续把剩下的粉坯做成煮汤籺。待那边锅里的籺熟了,这边的粉坯也基本做完了。
一般,大人都爱收边封口成圆形的,而小孩子就喜欢弄成鼓鼓肚子月亮形的!
有时,拿捏不好,收边封口的粉坯薄了,籺里面的馅料便会渗出汁水来。对于这种成品,往往是视之如鸡肋的!扔了可惜,不扔,再用小块粉坯给它缺口打补丁,不美观就算了,这种补丁籺一旦下锅,沸腾的汤水轻而易举便掏空它的馅料。待煮好,人舀籺吃时,就只能捞着一块皮啦!
而完整的煮汤籺,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咬上一口,薄滑香糯的饺子皮里更多是咸香的馅料,满口美味,让人忍不住吃完一口又一口,和着腩肉和鸡炖的汤,吃完一个又一个……
004
多少个寒冷的冬至里,我们这身在南方小城的人,就这样过节!
做煮汤籺,我们在做着应景的事,我们解了馋。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件事,是一家人一起做的。大家分工合作,喜气洋洋的,开开心心的。日子,简单又美好,幸福得冒泡!
但是自从中学离家住校读书后,直到现在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了,在离家有点远的地方工作成家,就再也没有在家这样过冬了!
爸爸和弟弟在外工作,妹妹也嫁了。每逢冬至,妈妈都约阿姨到外婆家相聚做煮汤籺吃!想必家里的锅碗瓢盆都闲得要发慌了吧!
许多年过去了,孩童在家过冬的记忆却不曾老去!
005
在上中学、大学,乃至后来毕业出来工作,这期间,我是很想念家里煮汤籺的味道的!特别是冬至的时候。
一度希望能在外面的店铺吃上这样的煮汤籺,但是无论是到街边摊档,还是到高大上的餐馆,我都是失望而归的。
那些籺的用料根本没法比。纯糯米粉,自榨花生油,这是不可能有的。
那些去吃的人也这么评价,外面的煮汤籺和家里的肯定没法比啦!但是,很有趣的是离家的他们,过冬时依然会去吃!
我深深明白,同是这一小城长大的我们,如今离家,过冬还吃煮汤籺,这吃,吃的压根就不是美味,这吃,是要吃出旧时的情怀!
这小城,生意人都是很有赚钱头脑的,每年冬至都会推出煮汤籺这款菜。
但是家里的煮汤籺这道美味,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专属每一个人,家的味道,无可复制!
齐凡齐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