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卧薪尝胆
最近打开简书,很多人都写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胜利的事情,然后表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看法,再颂扬越王勾践为了报仇而努力的良好形象,但是,越王勾践真的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吗?
众周所知,评价历史人物的好坏,要按照他所处的年代的规则来判断,以古人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以我们的眼光去判断。
那我们先站在吴王夫差的角度来看卧薪尝胆。后世评论吴王,正是因为他打败越国之后却放过了越王勾践,之后沉迷于女色无法自拔,才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但事实上,这只是我们的一面之词罢了。在越王卧薪尝胆,最后报仇成功之后,他的事迹就开始被人们颂扬。因为人们普遍的认为,越王勾践才是正确的,他经过十年的韬光养晦,最终一举将吴国拿下,是值得敬仰。那么反之,夫差则是碌碌无为的那一面。
可是,当时是处于古代,他们还遵守周朝的礼仪,也就是打仗,也有军礼。吴王也想像春秋五霸那样,能够当一方霸主。而当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人是怎样当上春秋霸主?他们是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而使周围的诸侯国都臣服于自己,歃血为盟,便成了盟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霸主。他们靠的并不是把一个国家打的灭亡了,而是遵从“仁”,就是“克己复礼为仁”,他们不会在别的诸侯国有难的时候趁机袭击,打仗的时候,也并不是非要把对方都杀的一个不剩,这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遵守礼,只要对方承认你比我强,我愿意臣服你,奉你为中原霸主就可以了。军礼”提倡“服而舍人”,“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孔夫子也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他们所说的,都是不要将别人灭亡,而是留一条活路。这叫“取威定霸”。
照这样说的话,吴王夫差当时放了越王勾践的原因,是因为他要遵从礼节。他明明有能力把越国灭掉,但那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标仅仅是想要他人的臣服。在那个时候,遵守礼节,才会让人高看。所以并不是像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那样,吴王夫差掉以轻心,并没有完成最终目的,就撒手不管了。
吴王在越国有灾难的时候,他学习了当年的传统,也就是“救荒赈灾”的基本原则,当附属国有饥荒的时候,就有义务去帮助他。当越国粮食短缺的时候,吴王毫不犹豫就满足了越国要求的条件,帮助了越国渡过难关。而等到吴国有难时,越国却给了吴国煮过的种子,煮过的种子种也中不出来啊,使得吴国错过了最好的补救的时节,造成了吴国一年没有收成,更加倍了吴国的灾难。
现在,再来看越王勾践。他没有按照战争的礼节,反而在吴国最危难的时机,去攻打吴国,却还很狂妄,一点都不羞愧。并且它的作战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他并没有像以前所规定的那样,给其他国家留一条生路,只需要让其他国家臣服自己就可以了。反而是要灭掉其他国家,作战的根本目的变成了杀人灭国,破坏了周朝的礼仪。
在这一场博弈中,明显是遵守礼仪的人处于下风。使得小人战胜的君子,很明显,一个遵守礼节的人和一个流氓作战,谁会吃亏?那是不言而喻的。
而越王勾践之所以当初被吴王夫差俘虏了去当作奴仆,这是因为他的个性中有桀骜不驯的一面。他不听自己的谋士范蠡的计划,使得战争失败,自己被当做俘虏。而等到自己强大了之后,兴复了越国,又开始杀掉功臣。范蠡之所以没有被勾践杀掉,是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福的人,所以他离开了才没有受到伤害,而文种这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他正是因为没有离开,而被越王勾践杀掉。
照这样说的话,那么吴王夫差就不是因为昏庸无能而被灭了国。越王勾践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兴复了自己的国家。
而现代的人,总会因为一个闪光点,就努力的放大,从而遮蔽了这个人物真正的特点,不是吗?所以说,我们一听到勾践,立即想起的就是卧薪尝胆,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