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一点碎碎念
7岁的糖瓜,听不得任何跟“死亡”相关的故事。有时候给他讲故事,整篇故事里,只是其中一句话中一笔带过“爷爷去世”的话,糖瓜就揪着我不放,抱着我哭。哭着说:“害怕爷爷奶奶死掉,他们都那么老了”......
然后哭着哭着就开始害怕妈妈死掉。紧紧地抱着我:“妈妈,我不想让你死。”
他那么真诚且伤心,我一时没法回答他,只好敷衍他:“不会的,妈妈不会死的,妈妈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活得长长久久的,一直陪着你的。”
一连安抚数遍(我自己都腻了),他才放下心来。
绝大部分爸爸妈妈们都会被孩子的这个问题困扰过吧?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就很少想“死亡”这件事了,或者说,我们潜意识里一直在回避这件事。我们都希望自己长长久久地活着,为了孩子。
有一个妈妈说,没孩子的时候感觉自己不在乎生啊死的,可是自从有了闺女,她特别害怕死亡。每次想到如果自己死了,孩子怎么办?就忍不住特别特别恐惧,不敢想。
成为父母之后,我们既怕死,又不惧死。每次跟孩子聊到“死亡”这个话题,总是假装很淡然地讨论着“死亡”,希望孩子以后能面对亲人的离世而坚强面对。可是,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呀,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也还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可是,在有了孩子的那一刻,就突然变得成熟且坚强起来。
不过也有例外的,每次糖瓜问道:“奶奶不会死吧?”被经过的爸爸听到,就会“骂”道:“瞎说什么呢?赶紧呸呸呸!”
看,大人也是恐惧死亡这个话题的。
为了缓解糖瓜对于“死”这个词的恐惧,我买了很多关于描写死亡的绘本。《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蝴蝶》《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爷爷变成了幽灵》,可是这些绘本读完了也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这个动画片真的感动了我。它让糖瓜甚至我自己,都不再谈死亡色变。
这部动画片把死亡后的世界描写得非常轻松和温暖。因为活着的亲人的怀念,死后的那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在世的亲人和朋友,心里一直纪念着他们,那些去世的亲人,得以在花瓣桥那边重逢。在另一个世界精彩地活着。
这个动画片,糖瓜看了无数遍。他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了,死掉的亲人会在花瓣桥那边的城堡里一直生活,只要我们心里一直记着他们,他们就不会永远死。”
嗯,这个解释,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