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重点文章

当时被视为异类,后来成为主流的人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18人  心学和性格

孔子(前551年)

《史记》记载早期孔子、孟子都不是主流,没有君主采用[1]

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是以所如者(君主)不合,于是退身……[2]

刘邦之后的汉朝早期官方表面文化喜欢用道家,经近中期董仲舒的神权化后,儒家被逐渐被官方采用,开始成为文化主流。

道家先驱老子在当时是首都图书管理员,选择避难。那个时期的主流据说是墨学和杨朱学。

释迦牟尼(约前486年)

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创建佛教在古印度传教,后来短暂成为主流,之后印度一直回归印度教是主流,现代印度只有约0.76%的人口是佛教徒。在老家尼泊尔现代也是信印度教为主。

在泰国可能是最主流,约九成人信佛教。以我的接触,在信宗教最少的中国人里,明显是第一多信的宗教。

泰国佛寺

苏格拉底(前469年)

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不迷信神等,被当时的(名助)制度判处死刑。

《雅典学院》

耶稣(约前4年)

耶稣创立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但犹太教不承认基督教。

后来基督教成为欧洲主流,犹太人反而成为弱势,在欧洲不被允许拥有土地,四处流浪。[3]

王允(137年)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4]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5]

东汉哲学家王允的无神论,重视证据论。无神论在现代中国是主流。重视证据论述科学界的主流。

希帕蒂娅(约370年)

希帕蒂娅出生在亚力山大城,成名于古希腊,她几乎读完了当时所有数学家的名著,是人类第一位女数学家,常与基督教徒辩论,基督教徒害羞成怒,(出丝)了她。[6]

(1130年)

朱熹是儒家,当时被打压,史称“庆元党(金)”[7]

元朝时朱熹的学说成为科举考试大纲。

王阳明(1472年)

程朱理学在文化上做为主流的时代,王阳明心学不同于其,当时至死后被官方排斥:

帝大怒,下廷臣议。萼等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硃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硃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畲贼,擒获叛籓,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为讳矣。[8]

明世宗朱厚熜大为恼火,下令朝廷大臣议论。桂萼等人说:“守仁做事不取法先贤,讲学不称道前儒。想要标新立异抬高自己,才批评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知道(裙宗)的公论不得赞成他,所以掇弄一本关于朱熹晚年定论的书。召引门徒,相互唱和。有才能的人喜欢他的随意,没出息的人借用他的虚名。师传弟习,转生错讹,越来越荒谬。但是守仁讨伐□地的叛乱,活捉造反的宁王,功劳还是值得纪念的,应该免予追夺伯爵,以显示皇朝的信誉,禁止传播邪说,以端正(任敏)的思想。”
世宗于是发布诏书,停止了世袭伯爵的特权,后事处理的典礼也不予举行。

……可是他夸耀自己的学术创见,标新立异,不同于先代的大儒,去世后受到了学者的批评。……但守仁学说的流弊是那样实然的,这不能因为他功绩多就为他忌讳不说。[8]

影响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之一——明治维新(另一件是麦克阿瑟的(盖个))时许多维新人士学的王阳明心学。蒋中正时成为官方主流。

李时珍(1518年)

李时珍作《本草纲目》,成书两年找不到(初办)商愿意给他出版,就去请大名人王世贞给他写序增加“热度”,才能出版。

《本草纲目》后来成为中医的主流医学书。

伽利略(1564年)

科学见解和基督教看法不同,被审判。现在被认为是早期科学界学术最划时代的三个人之一。[9]

古代流行玄学,科学在近代才开始成为主流。

马克思(1818年)

在母国《莱茵报》的文章不能写。1849年被流放[10]。《德意志(遗失邢台)》在生前始终没有能被发表,1932年才被出版。[11]

塞麦尔维斯(1818年)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总医院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发现一直以来医学界没对手消毒,提高了产妇死亡率,同行们听到后感到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医生视为尊严的救命之手竟然成了(沙仁)之手,几乎所有的产科医生专家权威(包括医学史上的巨匠“细胞病理学之父”魏尔啸)都嘲笑、攻击、(泼海)塞麦尔维斯,医院也解雇了他。他不得不到大学谋个低微的教职,再退回到故乡小医院当个小医生。没有人愿意发表他的文章,他就到处写(功凯)信。他被关到精神病院,仅半个月,便因饱受虐待而(撕)。[12][13][14]

现代医务人员手术前要洗手已经成为主流认识。

相关阅读:
名人的低潮和动摇


(欢迎您在简书关注支持我,都是干货)

来源:


  1. 《史记》/孔子世家。

  2.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3. 罗振宇《最难的创业》,罗辑思维/130期/11:01。

  4. 王充《论衡》,艺术中国网,1947年/页378。

  5. 《论衡》/论死篇。

  6. 中文维基百科/希帕蒂娅。

  7. 百度百科/庆元党(金)

  8. 《明史》/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

  9. 方是民《霍金是第几等的科学家?》,2019年3月31日。

  10. [英]以赛亚·伯林《卡尔·(嘛颗丝)》,译林出版社,ISBN 9787544768276/生平与环境/八流放伦敦:第一阶段。

  11. 弗朗西斯·惠恩《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2000年2月,ISBN 978-1857026375/93页。

  12. 棒棒医生(余向东)《向同行开炮的伟大医生》,2015年11月14日。

  13. 余向东《中西医大对决之产褥热篇》,2016年7月3日。

  14. (美)洛伊斯·N·玛格纳 著、刘学礼 译,《医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370-377。
    (美)哈尔·海尔曼 著、马晶 李静 译,《医学领域的名家之争:有史以来最激烈的10场争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页29-4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