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社交连接的底层逻辑

2016-12-17  本文已影响7人  掌门_艾老师

通常七大姑八大姨在关心议论的时候会问:  " 有没有男女朋友/有没有结婚/离婚?”、“有没有小孩/小孩乖不乖争不争气?”、“ 他能不能赚钱?/她老公有钱!”、“有没有买房?有几套房?”

几乎不可能问:“ 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 幸不幸福?”

一来,就像央视采访不姓福姓曾一样,快不快乐幸不幸福无法象票子、孩子、朋友圈的晒照炫耀一样显性、量化且标准统一。

二来,好不好、快不快乐、幸不幸福本来就是属于隐私,如同新闻联播,对外宣导一定是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三来,人家真的不care,你好也不能分给我、坏也痛不到我身。且人性的奇怪凉薄在于:最远,譬如完全不相干的人够不着的明星;或者最近,譬如父母夫妻父子,比较纯粹,爱恨都比较直接。而相似相近相关的弱链接关系里就有比较微妙的心理变化,时不时care却未必祝福好。而如果最近的关系包括自己对自己也按七大姑八大姨的标准来问候关心你那就比较可怜啦。

现在社交产品正是基于且弥漫着这三种关系里的各种情愫和七宗罪。

综上,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的那些事;而是最近的连接,如今日头条的价值定义“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最近的人,自己与最感兴趣的人/事的连接。

实时的连接;连接过去、现在、未来;连接的关心无关七大姑八大姨,而是直指核心:关于成长关于快乐关于幸福。

         掌门   艾老师

         2016年12月17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