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艺术之家摄影

《想要照片耐看,只需您稍作修饰和裁剪》

2023-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毕屹


《屹论·摄影》第三季~第42篇

图:游遍中国

文:毕屹

     

      《想要照片耐看,只需您稍作修饰和裁剪》

      在每日的投稿作品中,风光类照片的数量,占据着绝对第一的地位。

      究其原因,一是我除了人像作品和AI效果的图片外,其他的题材并不限定。

    (注:因为要出版图书的原因,所以避免人像肖像权纠纷问题。另外,对AI效果的图片,并不认为是摄影作品)

      二是因为,绝大多数摄影人爱上摄影,就是因为旅游时拍摄美景,才从此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大多数朋友的图片库中,旅游风光类的照片必然占据着数量第一的位置。

      那么既然旅游风光类的照片这么受欢迎,是不是就会佳作频出呢?其实,并不尽然。

      大概是朋友们看到美景后,心情愉悦,大脑兴奋,觉得只要是随手一拍,就会得到一张风光大片。

      其实,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静心思考。因为,眼前的美景确实很多,可拍摄的素材比比皆是。

      但在按下快门前,还是要稍稍想一下,我们曾经多次提到的好照片的三要素。一要主题明确,二要主体突出,三要画面简洁。

      如果只是留个纪念,随手一拍,无可厚非。但要是想参加展览、比赛或是正在学习摄影的朋友们,那就稍微观察一下眼前的美景,有取有舍地构图后再按下快门。

      为了将这一理论阐述得更加清晰,我们还是以照片为例,来说明拍摄时构图取舍的重要性。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的这幅作品,是游遍中国老师在安徽歙县的阳产土楼拍摄的照片。

      坦白地讲,没有大毛病,但有一些小问题,多少影响了这幅作品的整体效果。

      从上往下说,右上角的一点点树枝的框入,似乎是有让作品增强景别的立体感作用。但可惜过小过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最下面的两大块富有特色的菜地,作为前景框入画面,层次感是有了,但可惜美感却差强人意。

      总体感觉画面中的元素过多,猛一看,把阳产土楼的大致特色和整体环境都拍下来了。但欠缺重点,令观众的视线无法集中在某一个点上。

      通过认真地观察和反复的实验,我决定适当裁剪,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元素,再简单修饰润色一下,让照片更有看点。

      首先,按比例原图裁剪,将右上角的树枝去除,减少不必要的元素。

      其次,下面的前景菜地给予大幅减少,仅保留一点点,让整体房屋的下面,有一个地面支撑的感觉即可。

      再其次,将左下角那段白色的长长的台阶,放置在三分法构图的左三分之一处,令画面中唯一的一个既明显又不是房屋的建筑凸显出来。

      最后,再将画面整体做了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的适当调整,使得蓝天和远山的蓝色,与阳产土楼的黄色和白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色彩冷暖对比。

      如果把两张照片前后对比一下,您就会发现,裁剪的并不多,但主体突出了。色彩上,也更加靓丽和通透了。

      这些改变,其实就是需要您在按动快门前,稍稍把框入画面的元素做一些取舍。而后分享照片时,再略微润色一下即可。

      七分拍,三分修。前期为主,后期为辅。相信朋友们掌握了这些标准和原则后,就没有驾驭不了的摄影题材。

***  ***  ***

摄影师简述:

标题《阳产土楼》

作者:游遍中国

设备:iphone13

说明:2023年的春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安徽省歙县深渡镇的阳产土楼,作为一个安徽人,第一次知道安徽也有土楼。我兴奋地这拍拍、那看看,这里最长的楼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座房子都根据地方的大小而建,与众多徽州古村落不同,阳产没有马头墙,没有装饰屋顶,应该是另一种徽派建筑。

***  ***  ***

感谢游遍中国老师提供的精美图片,如果您也喜欢此篇图文,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