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情随笔

人为什么要读书

2022-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盆和小吴

在我求学的十六个年头里,我有十年,都在寄宿。

也就是说,小学毕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过放学回家,早起有人接送的生活了。

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但最显著的,还是我每天突然多出来大块的时间。

那些本来应该花费在通勤,和家人共度的时间。

我当然可以选择与学校的同学一起度过这些时间,但少年就离家,缺乏父母陪伴的经历让我的性格变得敏感脆弱,我不太愿意扎进人堆里填补那种空虚。

因此,这些多出来的时间,都被我用来阅读。

开卷

我的成长过程中,也因此少了很多与他人接触的体验,多了很多阅读、思考的时间。

那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一直到工作以前,我都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他们代替人群,给我带来新的生命体验。我对人每天都要阅读这件事,深信不疑。

就像鱼容易忘记自己赖以生存的水域是如何重要,我也一度意识不到,阅读对我成长的哺育。

在我大学以前,我觉得自己像一颗,每天都在生长的树木,吸收各种书籍带来的新知,然后每天都更丰盈一点。

直到工作以后,情况有了变化。

我不再有那么多的时间用于阅读,工作、通勤、家务会挤占掉我大部分的时间,而在劳累工作了一天后,我更不愿意在下班后的任何时刻,进行阅读。

我太累了,我甚至惧怕阅读给我带来的深度思考,以及随之而来对现状的迷茫。

于是,我停止了我保持数年的阅读习惯,每天只思考工作以内的事情。

浑浑噩噩,我像是困在格子间、地铁站和宿舍的西西弗斯,昨天的我比今天的我多的,只有劳累和对无穷无尽工作的ptsd。

好像我每天都更讨厌我的工作一点,除此之外,别无长进。

我以为这是脚踏实地,其实不过是一种坐井观天。

我在黑暗中沉睡了很久,久到我无法想象我为何能如此长久地忍受这种黑暗。

最后给我带来改变的,依然是我的老朋友——阅读。

重新接纳它时,我才意识到,我之所以感受不到光芒,只是因为我关上了暗室里的大门。

我重又打开那些很想读的书,随着经验的增长、应用的需要,我的阅读视角也扩展到很多往常从未触及的方面。

我感受到的是,这间暗室里不仅有了光,还充斥着从四面八方吹来的穿堂风。

阅读给了我的生活,一点实实在在的希望。

尽管我暂时还不能概述它的功用,但我开始重新相信那句话,“人不可一日无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