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罢《围城》

2020-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黄雨琳

在全书的结尾,孙柔嘉带着回娘家一样赌气的性子去了姑母家时,方鸿渐才深刻地体味到了这啼笑皆非的婚姻就是苏小姐口中的围城,但不同的是,当初他并非是激情满怀地闯进围城之中,如今想要逃离的心绪或许一点都不亚于想要出城的人。

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结局是绝对开放式的,其他与之有关系的一干人等也都在钱钟书的笔下化作命运的一缕青烟,了无痕迹。直到全书的结尾,对于方鸿渐唯一的贴心好友赵辛楣,他心头的白月光唐晓芙最终的命运我们也无从知晓。这部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小说用极其辛辣的语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正如钱钟书先生本人多少带着点文人的傲慢,行文的风格注重对人物外貌、语言心里周细的描摹,沉醉于自我构建的意境,打造出了“人事百态”并为此沾沾自喜。至于满足读者们对于主人公命运结局的好奇心,就不再考虑之内了。

方鸿渐是个好人,但也是个没什么用的人。把他丢在现代文学的男主人公里,他就好比丢进水塘里的小石子,很快就淹没了。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与之相关所产生的一串串涟漪却引发了大量的关注。人人皆不愿称道自己是他,却在某个程度上不得不承认自己像他。于是相比于费尽心力向作者讨要个结局,还不如回头好好揣摩人物的那点小心思。20岁时自认为读透了,满足了,30岁时再看却不得不重头领会。在杨绛的论述中,常提到钱钟书的“痴”,这个中国文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常常表现得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他对于人情世故的练达程度,嬉笑怒骂中却鲜有人能够望其项背。

读罢《围城》时,总觉得少了一口气。长期忍受孙柔嘉极其辛辣刻薄的语言攻击之后,在文章末尾,方鸿渐总算是“雄起”了一回。长期顺从于命运的安排,被命运推着走的方先生却没有受到多少命运的眷顾,甚至都成为了命运看不上的弃儿。当他在那一刻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受孙柔嘉的摆布时,故事却戛然而止。或许当他躺在床上哀叹自己的人生时,会毅然收拾包袱出走围城。也或许当他一觉醒来时,依旧是那个愿意拉下面子去哄回妻子的好好丈夫。无论如何,现实里冰凉的人情世故,婚姻里数不尽的零碎争吵都慢慢地消磨了他的爱和希冀。正如他决意娶孙柔嘉时的那份冷漠,不拒绝也不接受,只是顺其自然地订婚和结婚。而后在争吵中就成了孙嘉柔不能释怀的“真相”:当初是你千方百计要嫁给我的。

孙柔嘉是个明白人。为了嫁给他,她确实是费尽了心思。嫁给方鸿渐后,她便亮出了自己的獠牙,并且对早已看透自己的赵辛楣有所忌惮,久久不能释怀。孙小姐在书中是极不讨喜的角色,尖酸刻薄,谈不上是有胸怀度量的人。但是在短时间内,她却能把方鸿渐治得服服帖帖的。方鸿渐不是没有察觉,他只是男人中嫌麻烦的那一类。妻子不愿去婆家看看,索性到最后连他自己也不怎么回去。婆媳、妯娌之间的言语江湖,他也通常以默不作声了事。

对于他这样的人而言,他曾梦想获得的爱情已经化为了泡影。孙柔嘉的出现虽然没有“人和”的因素,但是天时地利也勉强占尽了。再说的通俗点,就是“缘分”到了,在差不多该结婚的年纪出现了可以结婚的人,那就结吧。

如此凑合的心事自然是逃不过孙柔嘉的眼,她费尽心机没能让方鸿渐爱上自己,但也找到了可以对着他任意泻火的机会。如果说方鸿渐是文学史上不起眼的男主角,那孙柔嘉大概就是最不讨喜的女主角。每当看到她张口就是深入骨髓的刻薄话时,总是不经感慨这位文学大师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作为“最贤的妻”,他的妻子杨绛女士自然是说不出这样的恶语,也藏不了这样的心机。但是孙柔嘉的每一句话都能从身边的人找到影子,句句能说的人骨头发凉,尤其是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方鸿渐的软弱无能成了这种气焰的最佳助燃气。

得过且过的后果就是退无可退。方鸿渐其实起点还是不错的,父亲是有名望的乡绅,自己又因为写得一手的好文章颇受赏识从而获得留洋的机会。但是在浑浑噩噩几年后,伪造了博士文凭,并在归国途中和已经属于他人的鲍小姐有染。归国后拒绝了苏小姐,却又为唐小姐所拒。因为赵辛楣的举荐去大学教书,但是几番周折后与校长算是撕破了脸,离开时无同事好友相送,只不过在期间获得了一份凑合的婚姻。

有的人做事做在点上,而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着边际。方鸿渐大抵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个好人,心里没有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弯弯绕绕,也尽可能的不去给人生事。他是一个很具体的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轻而易举找出其中的动因。是我们随处可见的那种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志向,没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对于人情世故,他是懂得的,说话时抖得了小包袱,也听得出别人的话外音。但他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人,抽象到难以从众多的文学男主角中一眼就能望见。大家爱读《围城》,研究《围城》是因为方鸿渐身上的特质散见在世上的很多人身上,但是当他们凑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仿佛就消失了。他的个性,他的处事一贯没有目标,不着边际,也就无谓执着。执着着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着追求到心爱的唐晓芙,执着着调解孙柔嘉和自己家庭成员的矛盾。他是一个低欲望的人,同时也是怕麻烦的人,他身处于这个世界,但似乎与这个世界无关。

初看故事结尾的时候,感觉很失落。但再次尝试回味的时候,突然找到了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趴在床上的方鸿渐其实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即便他冲出了“围城”,去重庆谋事,与孙柔嘉离婚,他的内心依旧有太多难以解决和不可解决的问题。这份答案也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因此会有着各自的结局。对于钱钟书先生而言,他能做到的仅仅是揭示方鸿渐之前的人生:包涵着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仅此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