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曦妈妈育儿坊心理婚姻育儿

名校毕业的学霸找不到工作,你还在这样教育孩子吗?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1004人  诺曦妈妈

1

生长在小镇上的小敏是个学霸,从上小学起就稳居第一从没动摇过。在小男孩上树掏鸟下河摸鱼,小女孩玩娃娃家的年纪,小敏的学习成绩不仅让爸妈非常满意,更让老师惊喜莫名。

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更是把小敏神话,批评自家孩子的时候,开场白必定是:“你看人家小敏......”渐渐地,小敏成了同龄孩子耳中永远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伙伴们对小敏羡慕嫉妒,还恨!大家渐渐不太爱和她一起玩。

不受朋友欢迎的小敏转头扎进了学习中,成绩越发出众。在乡镇里多少年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学生,老师们都说一定要好好培养。

小敏的优异让父母脸上很有光,他们决定为小敏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妈妈辞掉了在镇上小工厂里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小敏的生活起居,顺便照顾小敏的妹妹。

小学毕业后,小敏毫无悬念地考入了县城里最好的初中。妈妈为了照顾她,没让她住校,把妹妹交给老人照看后,在县城里租了房子陪读。平日里专心给小敏洗衣做饭,闲暇打点儿零工。

这一陪就是六年。这期间小敏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她从没洗过一次碗,没扫过一次地,除了自己的内衣和袜子,她没洗过一次衣服。

妈妈总说:“这些我来做,你去学习吧。”

小敏不负众望地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

大学里,第一次住校过集体生活的小敏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融入同学之中。

她不懂时尚和流行,平时衣服全都是妈妈买的。她不会化妆打扮,从小到大用过的护肤品就是一大瓶润肤露。

小敏更不懂人情世故,同学一起出去聚餐回来,大家都主动把自己的那份钱拿给付款的同学,只有小敏要等着人催问。室友过生日请全寝室吃饭,同学们都买了礼物送寿星,只有小敏空着手白吃一顿。

木头一样的小敏很快被同学边缘化了,大家都不愿与她交朋友,她只好一如既往地用功读书。

大三的时候,小敏想考研,家里不同意,因为妹妹已经在读高中了,虽然成绩不如小敏当年,但是考个一般的大学应该没问题,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起两个大学生。妈妈希望小敏能早点儿出来工作。

小敏凭借出色的成绩单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母很满意,小敏也挺高兴。

可是正式工作没几天,小敏就高兴不起来了。

她在工作中完全没有眼力劲儿,领导交代的任务必须说得非常具体详细,否则她就会遗漏许多细节,如果领导没交代任务,她就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几次下来,领导说的话便不那么好听了:“怎么连这个也要我说啊?” “这点小事你也办不好?”

带小敏的老同事对她评价也不高,说她工作缺乏主动性,不积极,与同事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差,还不合群。

她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和成就,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

入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小敏在茶水间门口听见同批新员工说她闲话:“名牌学校毕业的高才生也不过如此!” 小敏转身回了自己的座位,低着头坐了一下午后,她辞职了,暂住到了同城的姑姑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

姑姑受小敏父母的委托帮她找工作,四处托关系并收集资讯。可是推荐给小敏的工作她都看不上。

小敏在姑姑家一住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里姑姑和姑丈都对小敏不太满意,不是他们为人刻薄,不关心晚辈,而是小敏的生活自理能力实在太差,简直还不如姑姑家上小学的表弟。

她每晚熬夜刷手机,第二天要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起床。换下来的衣服和表弟一样放在装脏衣服的框里,自己只洗内衣和袜子。

姑姑交代她傍晚去露台收衣服,她便只收衣服,无视在一旁晾着的被子。姑姑让她帮忙洗碗,她便只洗碗,不知道要刷锅,更遑论洗电饭煲和擦灶台。

用电饭煲蒸饭她都不知道该放多少水,更不可能帮忙炒个菜做个汤。

小敏是个不爱运动的死宅,中秋节姑姑一家外出旅游,小敏不去。姑姑便给做了许多菜放在冰箱里,交代她热了就可以吃。

几天后姑姑回家一看,冰箱里的菜原封不动,原来这几天小敏没做过饭也没出过门,饿了就打电话叫外卖。

姑姑两口子是双职工,没老人帮忙,平时照顾表弟已经很辛苦了,额外再来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大孩子”,直感吃不消。

姑姑决定和小敏好好谈谈,问她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小敏说了半天还是说想考研。问她学费怎么办,她说:“向你借一些,向表姐借一些,我会还给你们的,你们总不能不管我吧?”

满头黑线的姑姑给小敏的父母打电话,大哥大嫂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支持考研,孩子已经读成了书呆子,大家千万不要支持她继续读书了。

此后,姑姑给小敏介绍了两份工作,第一份小敏坚持了三个多月,第二份工作只做了半个多月就辞职回姑姑家了。如今,小敏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投简历,姑姑和姑丈也还在努力托人帮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4

小敏的姑姑给我讲述这个故事,一是想宣泄自己的情绪,二是想给所有父母提个醒: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仔细分析小敏的经历,不难发现小敏其实很缺乏自信。

也许年少时她曾因为优异的学习成绩而自信满满,可是进入大学后,大家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度远不如以前,老师和同学更看中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为人处世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而小敏在这些方面都很欠缺,

从人人追捧的高才生沦落为同学眼中不通世务的“木头人”,任谁都难以适应这种落差。在倍受打击之后,小敏逃避这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现实,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学习中去。

当四年大学读完,小敏还想继续躲在自己蜗牛壳般的世界里,因此她想考研。

如果是想在某一领域内继续深造,或者为了拿更高的文凭找更好的工作,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研没有什么不好。

但小敏的情况不一样,她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读研,更重要的是,她考研只是为了逃避现实,那么读完硕士甚至博士以后呢?她总是要出来工作的。

也许有人会说毕业了可以当老师。当老师难道不是工作?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看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知道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5

小时候那么优秀夺目的孩子,大学毕业后竟然连工作都找不到,这是谁之过?

毫无疑问,最大的过错在于小敏的父母,是他们一路把小敏养得“不食人间烟火”。

小敏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不懂为人处世。

这两方面的能力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更不是在长大成人后可以一夜之间得到的,而是必须在成长过程里日积月累地培养、耳濡目染地熏陶才能慢慢获得。

小敏的父母为了让小敏专心学习,生活上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恨不得连吃饭都替她去做。这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提高自理能力的机会。

同样地,为了让小敏专心学习,父母鼓励她把时间都花在做题和复习上,不曾为她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条件,这就是剥夺了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

一个天天抱在手里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小敏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其他方面学得太少了。

小敏在姑姑家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是因为她的衣服以前都是妈妈洗的,在她的意识里衣服由别人来洗是天经地义的。

同学过生日小敏不懂送礼物,可能是因为她从没参与过这样的人情往来,她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没想到需要送礼。

让洗碗就不懂顺便把锅也洗了,在工作中不爱动脑缺乏主动性,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凡事都有妈妈为她安排和规划,不需要自己操心和思考,小敏已经习惯了一切听命行事。

如果小敏能永远生活在如学生时代那样单纯的环境中,如果父母能永远把她护在羽翼之下,那么他们的做法没什么不对。

如果不能,就该趁孩子还小,跌倒了还爬得起来,让他去经历、去摔跤。

与学习成绩相比,孩子的生活能力、眼界、性格、脾气、教养等等,有许多方面都更加重要。

可是太多的家长急功近利,最终导致舍本逐末。

希望学霸小敏的故事,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谨以此文与所有爸妈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