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模式

2016-08-18  本文已影响1458人  忘净空

模式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计划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
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模式场景

  1. 打牌时,轮流出牌

  2. 接力赛跑

  3. 大学时,奖学金审核

模式结构

模式结构
  1. Handler:定义职责的接口,通常在这里定义处理请求的方法,可以在这里实现后继链。

  2. ConcreteHandler:实现职责的类,在这个类中,实现对在职责范围内请求的处理,如果不处理,就继续转发请求给后继者。

  3. Client:职责链的客户端,向链上的具体处理对象提交请求,让职责链负责处理。

代码实现

模拟请假审批流程:
提出请假申请
3内天假期主任审批
超过3天总经理审批
如果:其中需要一个副总经理审批4~5天的假期,添加职责对象就行

普通实现:使用if~else可以解决
现在使用责任链实现

UML图

源码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LeaveNot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leaveReason;
    private int leaverDayNum;
}

public interface Handler {
    void handLeave(LeaveNote leaveNote);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
}

public class Director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ave(LeaveNote leaveNote) {
        if (leaveNote.getLeaverDayNum() <= 3) {
            System.out.println("主管同意" + leaveNote.getName() + "申请请假" + leaveNote.getLeaverDayNum() + "天,原因:" + leaveNote.getLeaveReason());
        } else {
            nextHandler.handLeave(leaveNote);
        }
    }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 {
        nextHandler = h;
    }
}

public class Manager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ave(LeaveNote leaveNote) {
        System.out.println("总经理同意" + leaveNote.getName() + "申请请假" + leaveNote.getLeaverDayNum() + "天,原因:" + leaveNote.getLeaveReason());
    }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 {
        nextHandler = h;
    }
}

public class Manager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ave(LeaveNote leaveNote) {
        System.out.println("总经理同意" + leaveNote.getName() + "申请请假" + leaveNote.getLeaverDayNum() + "天,原因:" + leaveNote.getLeaveReason());
    }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h) {
        nextHandler = h;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eaveNote leaveNote = new LeaveNote("小米","肚子疼",8);
        DirectorHandler directorHandler = new DirectorHandler();
        ViceManagerHandler viceManagerHandler = new ViceManagerHandler();
        ManagerHandler managerHandler = new ManagerHandler();
        //也可以通过容器来管理职责对象,不使用setNextHandler
        directorHandler.setNextHandler(viceManagerHandler);
        viceManagerHandler.setNextHandler(managerHandler);
        directorHandler.handLeave(leaveNote);
    }
}

模式的优缺点

模式的优点

  1. 请求者和接受者松散耦合

    在责任链模式中,请求者并不知道接受者是谁,也不知道具体如何处理
    请求者只负责向责任链发出请求就可以了,而每个职责对象也不用管请求者或者是其他的
    职责对象,只负责处理自己的部分,其他的就交给其他的职责对象去处理。也就是说,请求者和接受者
    是完全接偶的。

  2. 动态组合职责

    责任链模式会把功能处理分散到单独的职责对象中,然后在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动态组合职责形成职责链,
    从而可以灵活地给对象分配职责,也可以灵活地实现和改变对象的职责。

模式的缺点

  1. 产生许多细粒度对象

    责任链模式会把功能处理分散到单独的职责对象中,也就是每个职责对象处理一个方面的功能,要把
    一个业务处理完,需要许多职责对象的组合,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细粒度职责对象。

  2. 不一定能被处理

    责任链模式的每个职责对象只负责处理自己处理的那部分,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个请求,把整个责任链传递完也没有职责对象处理它。这就需要在使用责任链的时候,需要提供默认的处理,并且注意构建链的有效性。

思考

模式本质:分离职责,动态组合。分离职责是前提,动态组合是精华所在。

开发中的应用场景

  1. Java中,异常机制就是一个责任链模式,一个try可以对应多个catch,当第一个catch不匹配类型,则自动跳到第二个catch.

  2. Servlet开发中,过滤器的链式处理

  3. Struct2中,拦截器的调用也是典型的责任链模式

  4. JavaScript中,时间的冒泡和捕获机制。Java语言中,事件的处理采用观察者模式。

相关模式

  1. 责任链和组合模式
    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2. 责任链和装饰者模式
    两个模式相似,从某个角度讲,可以相互模拟实现对方的功能。
    不同:一方面是目的不同,装饰者模式是要实现透明的为对象添加功能,而责任链模式是要实现发送者和接受者节藕;
    另一方面,装饰者是无限递归调用的,也可以任意多个对象来装饰功能,但是责任链模式是有一个处理就结束(标准责任链模式)。

  3. 责任链和策略模式
    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