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与凡尔赛
2021-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神兽之母
你又“卷”了么?
从“双减”开始,内卷的话题就不绝于耳。减了什么(๑•̌.•̑๑)ˀ̣ˀ̣又增了什么(๑•̌.•̑๑)ˀ̣ˀ̣
减了“课外班”,到增了家长的焦虑。可本来家长就是一群超级焦虑的群体,“你有我也得有,你无我更要早点得到”。只是家长如此操心么?这算是非理性竞争么?资源配置不均是最主要的原因么?自始至终,没有得到有关自我认知的解读,因为还有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一个人连自由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支配,都不知道它的价值,那么将来他能干什么呢?
是的,我们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那这个社会有没有给父母足够的自由呢?孩子的陪伴与安全的保障应该由谁来完成呢?
卷完了可“赛”否( ͡°ᴥ ͡° ʋ)?
凡尔赛难道不是内卷的衍生品么?真的有那么多值得拿来凡尔赛的事情么?“赛”的到底是你有还是我无?多数凡尔赛不过是偶尔拿来娱乐众生,愉悦自己罢了。
值得凡尔赛的都是过去时,想要内卷的都是将来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更何况我们忘记了“现在正在进行时”的自己。那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别为了一前一后,一“赛”一“卷”,把那个真实的自己给弄丢了。
内卷
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优质资源有限等等(所以资源都到哪里去了呢)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凡尔赛
自己很刻意的做一些贬低自己的事情、言语,实则是为了衬托自己的高调、牛逼,跟明贬暗褒、欲扬先抑一个行为逻辑。
三大要素是:先抑后扬、自问自答、不经意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