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话亲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73338/b9746195cdef234e.jpg)
亲兄弟亲姐妹同吃一口奶长大,筋脉相连,血浓于水。按理说亲情大于山,兄弟姐妹应该相互扶持,和睦相处。
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却远非如此。
我们中仍然有不少人虽然如同手足,但相互之间,仇恨远远大于亲情,搞得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连个普通的邻居和路人都不如,遑论半点亲情。
在我们村子里,有这么两个亲兄弟,老大年轻时,在乡里干一点差事,收入不差,老二在省城的工厂里上班,也有工资可拿,在那贫穷的年代里,这是让村里人格外羡慕的人家。
两兄弟先后结了婚,各人过起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时代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俩先后没有了公职,老大离职下海经商,老二下岗搞起了建筑活,两个人如鱼得水,脑子都很活泛,挣钱的能耐都不在话下,生活水平在村里都是排在前面,数一数二的。
两个兄弟在村里人缘其实都还不错,见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嘘寒问暖,看起来是很有教养,很随和的。可是,这两个兄弟之间,两个妯娌之间,两家孩子之间,侄子侄女与伯伯叔叔之间,无论那一对见了面,都是相互黑着个脸,谁也不给谁打招呼,好像面对的是行走的空气,行同陌生的路人。
原因出在哪里呢?坦率地说,是嫉妒,他们彼此见不得另一个比自己过得更好,想把兄弟的地位永远定格在你穷我富我强你弱的层次上,始终想保持自己心里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喜欢那种时时刻刻被仰视的美好感觉。
有了嫉妒的心思作祟,他们十几年来在村里互黑的态度始终如一,永不停歇,这一点作为局外人的村里人都看得明明白白。老大的媳妇逢人便说,老二的收入来路不明,不是正道的;老二的媳妇则逮住一切机会,说老大一辈子都在坑人,心是黑的。
老大的媳妇和老二的媳妇无时无刻都在暗地里较劲,相互攀比。你穿的好一点,她骂你妖精,可自己却马上不惜血本买一件更贵的衣服在村里晃荡,以求心里的平衡。老二的媳妇,显摆自己家里买了什么高档的物件,老大的媳妇则努努嘴显得不屑一顾,却立即买了一件更为昂贵的家具邀请村人去参观,脸上也会漾出得意的神情,无非是让他们把这个消息尽快传进弟妹的耳朵,让她的心里堵一堵。
两兄弟倒也很少直面对决,但这两个妯娌常常各不相让,总是针尖对麦芒,她们在村里经常指桑骂槐,意有所指,动起手来相互打架也是常有的事。几十年下来,他们两家互不来往,断绝了一切联系,他们的孩子们也是耳濡目染,在父母的熏陶下,忘记了两家人原来还有那么亲的血缘关系。
除了嫉妒,兄弟姐妹之间处不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中间总有那么一个贪不够的人。
贪的人总是胃口大开贪得无厌,付出的人总是在默默付出,贪的人认为付出的人付出一点那是理所当然,付出的人则认为贪的人欲壑难填永远不知感恩。贪的人对别人总是要求很高,对自己总是要求很低,别人给他再多他觉得还是少得微不足道,他给别人一点点好处,他就夸大其词逢人便说,还要求别人一辈子对他感恩戴德。
就拿农村的份子钱来说吧。有这么两个兄弟,一家一会儿盖房子,一会儿儿子考上大学,一会儿儿子结婚,一会儿孙子过满月,一会儿孙女完灯笼,一环接一环,环环相连,他都会迫不及待地通知你,生怕把你漏下。倒不是他多么重视你这个亲兄弟,只是他希望你及时把足额的份子钱随上来,你要是不识时务,他的唾沫星子准会把你淹死。
如果他能够礼尚往来,那也就罢了。可是到了别人家遇到同样的事,他往往装聋作哑,把自己的钱口袋捂得紧紧的,不愿意给也就算了,风凉话还要再说上一大堆,混乱的逻辑在他的嘴里一下子变得清晰无比,让人感到他说得多么头头是道,合情合理,错的都是别人,显得他是多么的无辜和无奈。
兄弟姐妹之间要处好,关键是相互之间不能有太多的私心,要有大家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要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宽阔胸怀、莫要把嫉妒、攀比、嫌贫、爱富带进千金难买的亲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