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思维
我们热爱确定性,但是这个世界是有随机性、不确定性、风险和运气构成的。
概率思维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岭。
概率是衡量一件事情将要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好的事情,概率衡量的是运气的好坏;对于坏的事情,概率衡量的是风险的大小。
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讲过一个故事:假如现在有两个按钮,按下红色按钮,你可以直接拿走100万美元;按下蓝色按钮,你有一半机会可以拿到1亿美元,但还有一半机会你什么都拿不到,你会按哪个按钮?
有人会想,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按红色按钮,直接拿走100万美元,落袋为安。有人会想,人生能有几回搏,按蓝色按钮,万一拿到1亿美元,人生的小目标不就实现了吗?听上去,两种选择都有道理。
那么,到底按下哪一个按钮,不是听上去有道理,而是“数学上正确”呢?
这时,你就要理解“数学期望”这个概念了。
选红色按钮,你可以得到确定的回报(100万美元);可是选蓝色按钮,你是否能得到1亿美元,这个结果是不确定的,是有概率的。看过前几天的文章,我们在“五维思考”中已经讲过,行为不等于结果,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行为✖️概率=结果。
所以你评估蓝色按钮的价值时,要把概率当成折扣率,也就是说诱人的1亿美元是要打折扣的,你拿到1亿美元的概率是50%,由此得出按下蓝色按钮的奖励为:1亿✖️50%=5000万美元。所以,你对蓝色按钮的期待是5000万美元。
这就是数学期望。
你可能会说:“这真是书呆子的无聊游戏,要么是0,要么是1亿美元,只有这两种可能,不管怎么期望,也永远不可能得到5000万美元这个计算(或者想象)出来的数字。真是脑子坏掉了。”
说实话,这就是为什么五维思考(第五维为概念)会如此困难。
三维,我们太熟悉了。四维(在三维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我们也能理解,但是概率作为一个维度实在是过于抽象。人们通常都认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很难想象50%没有、70%死了这样的状态。要理解这件事,确实是需要一些想象力的。
你试着这样想,在你按下蓝色按钮的那一瞬间,你的世界突然出现了两个平行世界,在其中一个平行世界里,你什么都没得到,仍然过着正常的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你中奖了,得到了1亿美元,天啊,你的人生从此改变,你过上了富豪的生活。
在这两个平行世界里,确实要么是0,要么是1亿美元,没有一种状态是5000万美元。但是,你的选择让未来所有平行世界里的你平均获得了5000万美元。
这就是哥本哈根学派对平行世界的解释。哥本哈根学派认为,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是真实存在的,并构成了一个子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行世界是概率论的物理呈现,而概率论是平行世界的数学抽象,能理解概率论和平行世界之间的关系,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说概率是高于“时间”的第五个维度。
回到故事中的红色按钮和蓝色按钮,他们的数学期望分别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12609/8ab8ce574601d809.jpg)
为未来所有平行世界的你着想,你会选择100万美元,还是5000万美元呢?
如果选了蓝色按钮,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呢?
那就愿赌服输。因为你不幸的进入了一无所获的那个平行世界,但同时,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你,幸运的得到了1亿美元,正在计划如何改变世界,祝福那一个“你”吧!
所以在一个无限游戏中,永远要选数学期望高的选项,即使这个选项未必能为你带来成功,正因为如此,篮球界有一句话:用正确姿势投丢的球,比用错误姿势投进的球更有价值。
理解了数学期望这个概念,你不仅能做出“艰难的决定”,还能在“实验”中胜出。
当所有选项的数学期望都为负时,退出实验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你“救”了所有平行世界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