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

2017-04-04  本文已影响42人  张拉风

1 最近在看梁文道讲《心经》,短短的二百六十字,讲了六集。当你看到这篇胡驺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天竟说些不着调的。其实也不是有意看的,发现最近的感觉,总是被一种东西所缠绕。“别人的看法”,经常对自己说,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了?

我执

  2 发现根本做不到,嘴里说不在乎,心里依然在乎,就像前几天坐车的时候,司机叫我“师傅”,当时颇有微词。还是忍住了,心里有点不愉快,体察到自己的情绪,竟然被别人的一句话中伤。这还是我吗?以前觉得自己挺大气的啊!从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其实自己一直在乎的。真正遇到事情了,还是那么的不理性了,一切都是暗流涌动。

   3 自身的能力和发展并不理想,那种存在感特别弱,无时无刻不和别人去做比较。在看到梁文道讲《心经》,太执念于别人评价和眼光。属于“我执”,过于的执着于别人的评价,其实一切都是空的感受过于灵敏。

我执

   4 希望下面这段文字对你有帮助,对于一些事情能够看到本质。

    5这段文字摘自于《人类简史》

 6 最后他体会到,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遇到不喜欢的事,就想躲开;遇到喜欢的事,就想维持并增加这份愉快。但正因如此,人心就永远不满、永远不安。这点在碰上不悦的时候格外明显,像是感觉疼痛的时候,只要疼痛持续,我们就一直感到不满,用尽办法想要解决。然而,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而是一直担心这种欢乐终将结束或是无法再持续或增强。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爱情,但等到真的找着了爱情,却还是不满足。有的开始整天担心对方可能会离开;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过屈就,应该再找更好的人。(而且,我们也都认识某些人,又担心别人离开,又觉得自己屈就)。虽然上天可以赐雨,社会机制可以提供公平正义和卫生保健,有好的运气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但不论如何,我们的基本心态都不会改变。因此,就算是最伟大的国王也无法避免焦虑,得不断逃避着悲伤和痛苦,也总是想要追寻更多的快乐。释迦牟尼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虽然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受快乐,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于是虽然仍有快乐,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静。但要怎样才能让心里接受事物的本质,而放下种种欲求,知道苦即为苦、乐即为乐?释迦牟尼制定一套冥想的技巧,能够训练心灵感受事物的本质而排除种种欲求。通过训练,心灵专注在“我现在是什么感受?

我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