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责难绿皮书,你拍个电影扎我的心试试
影院里的人非常稀少,不足五个吧。毕竟是奥斯卡今年的问鼎之作,票房不禁有些唏嘘。不过呢,我的心被扎的很爽。观影之前忍住没有看任何影评,将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交给导演演员,从心里慢慢的流淌而过。毕竟不是在美国,奥斯卡要遵从所谓的政治正确,我看这部电影,只是当做一部电影,一个故事来欣赏而已。
一名黑人钢琴家,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个粗俗的意大利裔白人做司机。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中,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结束,两人成为了一生挚友。
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 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电影据称由真实故事改编。
故事的张力
作为一个故事,我认为它首先充满了张力,这种张力来源于多处特别极端的对比:
-首先是Tony和Dr .Shirley的出场方式。Tony显然是活在底层的意大利裔白人平头老百姓,而Dr .Shirley是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的音乐大师,一出场他的生活环境和服饰穿着与他的肤色,在半个世纪之前,形成了严重的视觉冲突。
-Tony性格中带着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热闹-大家族群居,行为粗鄙但情商极高,而Dr .Shirley无比高冷,举止优雅,用词斟酌,但由于事业众叛亲离,每日与一瓶酒为伴的孤单。
-Tony有明确的自我身份认知,定义自己为Dr Shirley的司机兼保镖,定义自己为意大利裔大家族中的丈夫儿子和父亲,而在一次被警察袭击后Dr Shirley 失控时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属于黑人群体,不属于白人群体,已经不是丈夫,家人也失去联络,甚至不是男人(一段Gay的插曲)...自我认知的动摇,恐怕是作为人一种最深的痛楚吧。
-在大半个世纪前去进行这场南部之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毕竟是种族矛盾激烈爆发的南方。因此出现:演出时,将Dr .Shirley捧为座上宾,而休息时,洗手间都不让共用的尴尬局面;当面将人夸上天,转身把Dr .Shirley塞进储物间更衣准备,并不让进餐厅用餐的不公平待遇。
演员出彩
作为演员的表现,每个角色都是相当投入的,Tony的粗鄙与Dr Shirley的精致,以至于在旅程中两人通过“过事儿”增进了解,信任,成为朋友的心路历程,无一例外地刻画得淋漓尽致。
特效叹为观止
特效不用说,就说我拼了命终于在电影结束后找到了这条花边:Ali并不是真的那么牛,表演和钢琴样样精通,全剧真正的演奏者是Kris Bower。特效真地太逼真了!音乐自不必说,钢琴演奏美得惊艳。
台词经典
而台词撰写也是处处经典,举两个例子:
Being genius is not enough, it takes courage to change people's heart
成为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改变人们的心
My father used to say,whatever you do,do it a hundred percent,when you work,work,when you laugh laugh,when you eat eat,like it were your last meal
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那样吃。
争议不断
最后,就是影片播出和获奖前后的那些争议,观影后,我也兴趣昂然地读了一番,就当是番外,结果还真的是番外: 番外的写法,大多都从作品截然不同的视角谈论作品,其中最大的番外,就是Dr Shirley的家属怒斥脚本失真,很多不符合真正的历史,极端斥责在于:该片是一贯的白人英雄救世的典型好莱坞片风,种族融合的温情结尾,完全是白人对黑人歧视的一种粉饰太平,或是同情和低就,本身就透着极大的不公。另外其中关于Dr Shirley的家庭,对当年音乐界的看法和点评,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再有,两人根本就是雇主雇员关系,从未是朋友......等等。我的个人体验是:请给我的心,留一点点美好和温情吧,我宁愿相信电影就是真实的。
院线字幕翻译不佳
最后,作为一位负责的英文老师,咳咳,发现网上一位朋友挑出的院线中文翻译中40处错误,特别认真且负责,故转载于此
论《绿皮书》的院线中文字幕有多少错误
作者:Chocol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