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仔细想来意味深长。
工业是制造产品,那些没有任何生命的产品,而农业则不同,它是同活着的东西打交道的。工业讲究标准化,喜欢一刀切。一条流水线,几个工人,掌握了技术,不必担心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来。而农业则不同,即便你有好的技术、如果你不根据天时地利去耕作,到时候可能颗粒无收。总之,在农民耕种的过程中,不可预知的东西太多,所以作为农民要不断地调整,细心地呵护,实实在在地为之付出,正如老农所说:人勤地不懒。
种地和教育的相通之一是,两者都不需要花架子。工业和农业的不同,还表现在工业是喜欢热闹和外表的华丽的,而教育则不是,它是要静心而为的事情。如果将工业的那套用到农业上来,包装自己,炫耀自己,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某些学校不能静下心来,喜欢搞一些花里呼哨的东西,今天是读书节、明天科技节,邀请众多的领导捧场,可是事情过后,书还是不多读,学生的科技知识依然贫乏,这严重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农民种地,从种植到收获,每个过程都踏踏实实,从来不会耍什么花样子。
种地和教育相通之二是,两者都是面对有生命的东西。工业产品是死的物,它没有属于自己的力量,也不需要成长,而庄稼,它有属于它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这种本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不断满足人,顺应人,引导人,发展人,让人从一个哑哑学语逐步走向成熟,去实现人的最终价值。
种地和教育相通之三是,两者都是要促其对象全面发展。因为具有了生命,庄稼本身是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但是这需要人提供好的条件。自身的努力和后天的培育是息息相关的,只凭一方的努力是徒劳,因此要看到彼此的能动性,多提供一些适宜发展的条件,促进其不断的成长;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还要保证其均衡的发展,如果只促其一面,到头来也只能是病态的。故而,要全面发展。
教育和种地,虽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相同的。教育需要成本,种地也如此,成本过高就不合算。种地者负担重,就要减轻负担,所以农民免除了农业税;同样,教师负担重,也应该免除教师过重的负担。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是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种田”的人,揠苗助长的有之,乱施药肥的有之,疏于管理的有之……种地需要好把式,需要象叶老这样的教育家,可是最近我们看到的,那些上窜下跳的所谓专家们,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如何“种田”呢?中国需要“田把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