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可以弱胜强?——《逆转》随笔
文 | 又在路上Y0Y0 于 2019.5.22
01 作者
《逆转》,这是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写于2010年的一部畅销作品,豆瓣评分6.9,评论界有的将它奉为创新思想的经典,有的将它归类为鸡汤系列。
摘自 光明网 的书评对格拉德威尔的系列作品有这样一段评价:
供职于知名杂志《纽约客》,格拉德威尔迄今为止一共出版了五本书,本本皆畅销。从《大开眼界》,到《眨眼之间》,到《引爆点》,到《异类》,再到这两年最新的《逆转》,每本都由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或者说案例组成,然而作者却能够围绕某一个点,旁征博引,用数据说话,将故事讲得千回百转,仿佛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探险,而结果往往都是平安回到现实,让人虽汗流浃背,却有惊无险。每次“探险”之后,他总能提炼出一些精彩的要点,直中读者内心深处对于成功和美好生活基本向往的痛点,并且给出简洁的结论。
……
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实验过程的可复制性,显然,格拉德威尔的作品并非科学实验,它就是那碗热腾腾、放着各式鲜美调料的精致鸡汤,独一无二,你喝下去的时候很舒爽,但很快就饿了,还是得去揾食,才能填饱肚子。
02 主题
《逆转》是一本描述普通人如何面对巨人的书,其英文标题直译过来应该是《大卫与歌利亚》,取自《圣经》里一个经典以弱胜强的故事。本书就是以这个故事开篇,引出全书探讨的主题,并在之后的三大部分共九个章节中使用不同的案例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分析。
由于作者是记者出身,非常擅长讲故事,全书就是通过讲述不同人的不同故事来阐述佐证作者的观点。
-
作者主要观点
表面的力量不对等,可以激发破局思维
我们观察到的力量不对等,常常是片面的
03 速览
我们选取全书第一部分,劣势中的优势(以及优势中的劣势)快速浏览一下。
-
第一章,维威克 拉纳迪夫
——局外人的破局之道
讲述了一位篮球运动门外汉出任篮球教练后,如何创新性的采用橄榄球战术(全场紧逼战术)带领一只不入流的初中女子篮球队赢得全美冠军的故事。 -
第二章,特里萨 德布里托
——倒U曲线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从美国一所中学校长面对多年来班级规模的持续下降而进行的思考,引出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的相关关系遵循倒U曲线,即在一定阈值范围内,班级规模下降对学生成绩有积极影响;但超过一定阈值后,班级规模下降对学生成绩有消极影响。 -
第三章,卡洛琳 萨克斯
——当“鸡头”还是做"凤尾"的抉择
有句老话是: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个案例讨论的就是这个话题。讲述了一个成绩中上的美国大学生,在择校时的选择对其个人发展的影响。她选择了在一流学校做“凤尾”,却因为竞争压力太大而放弃了个人感兴趣的科学专业;如果她选择另外一所学校做“鸡头”结果会不会截然不同?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明天见!

欢迎围观、留言、分享。
人生还长,何不结伴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