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平广记选》之王承休(四)
洎至利州,已闻东师下固镇矣!旬日内,又闻金牛败卒塞硖而至。其时,蜀师十余万,自绵汉至于深渡千余里,首尾相继,皆无心斗敌。遣使臣逼促,则回枪刺之曰:“请唤取龙武军相战。不惟勇敢,况且偏请衣粮。我等拣退不堪,何能相杀?”实无奈何,十月二十九日狼狈而归,于栈阁悬险溪岩壑之中,连夜继昼,却入成都。康延孝与魏王继踵而入,少主于是树降。
东军未入前,王宗弼杀韩昭、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宣徽州使李周辂、欧阳冕等。王承休握锐兵于天水,兵刃不举。既知东军入蜀,遂拥麾下之师及妇女孩幼万余口、金银缯帛,于西蕃买路归蜀。沿路为左衽掳夺并经溪山,冻饿相践而死。迨至蜀,存者百余人,唯与田宗汭等脱身而至。魏王使人诘之曰:“亲握锐兵何得不战?”曰:“惮大王神武,不敢当其锋。”曰:“何不早降?”曰:“盖缘王师不入封部,无门输款。”曰:“其初入蕃部,几许人同行?”曰:“万余口。”“今存者几何?”曰:“才及百数。”魏王曰:“汝可偿此万人之命。”遂尽斩之。蜀师不战坐取亡灭者,盖承休、韩昭之所致也,人多不知之。
等少主到利州(今广元)后,就听到了后唐军队攻下固镇(今陕西宁强县内,宁强与广元仅隔了个棋盘关)了!十天之内,又听说金牛关硖(指栈道上的古金牛道)战败的蜀军,挤满了硖道正向利州败退而来。当时,蜀军有十几万人,分布在从绵州、广汉到嘉陵江渡口一千余里路上,首尾相连,却军无斗志。少主派遣使臣逼他们作战,军士就掉转枪口指着使臣说:“请叫龙武军去作战。他们不但勇敢,还有额外的衣服粮草。我们都是选剩下的,哪能作战?”
实在没什么办法后,少主于十月二十九日狼狈逃归,沿着栈道悬崖山谷溪涧,回到成都。后唐的康延孝和魏王李继岌也跟着攻了进来,于是少主出城投降。
后唐军队还没攻进成都之前,王宗弼(蜀主王建养子)杀了韩昭、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宣徽州使李周辂、欧阳冕等官员。王承休在天水,手握精兵却没发一兵一卒。在知道后唐军队已经攻入前蜀后,就带着手下的军队和妇女、孩子等共一万余人,以及金银丝绸等,从西蕃那里买路回蜀。沿途被蛮夷掠夺,又因路途险峻,人马冻饿加上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等他们回到成都时,只剩下百来人了。王承休、田宗汭等人仅仅逃出一条命而已。
后唐魏王派人去责问他说:“你手握重兵,为何不敢一战?”王承休说:“惧惮大王的神武,不敢跟你一战。”又问:“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回答说:“只因王师没经过我的藩镇,没有门路投诚。”又问:“你刚进入西蕃时,带了多少人同行?”回答说:“有一万多人。”“现在还有多少人?”“才百来人。”魏王说:“你可以去抵这万余人的性命。”于是就将王承休一伙人全部斩首了。
蜀军不战而坐取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王承休、韩昭这些人祸害的,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王承休》亦出自《王氏见闻录》,载于《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一,“谄侫”类。有关前蜀政权内部的资料,传世甚少。王仁裕作为前蜀官员,详细记载了前蜀灭亡之时,政权腐朽不堪的情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前蜀两代而亡,王建在世时,就认为太子王衍不足以承社稷,果然王衍继位不到七年就亡了国。在五代乱世中,前蜀相对安定,百姓生活应较其它地方为好,但从本文所收录的蒲禹卿奏章来看,当地百姓生活一样困苦不堪,则其他地方也就可相而知了。
王衍本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少年皇帝,蒲氏的奏章中却极尽肉麻之辞,也着实让读者汗颜。从文中来看,后唐灭前蜀是不费吹灰之力,也许是历史上最轻松灭掉的割据政权吧。